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近些年来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很多村庄经历着传统村落消失、“千村一面”、生态和历史人文景观破坏等问题,对于往日乡村景观的记忆,勾起了人们的“乡愁”。本文从集体记忆的视角,认为“乡愁”是一种集体记忆,从集体记忆的社会演替、主观诉求、焕发机制三个方面,讨论了“乡愁”的产生机制和实践解决路径。本研究认为,“乡愁”的产生与城市发展中的乡村退位、资源剥夺下的乡村衰败、经济压力下的乡村抛弃、“水泥森林”里的乡村怀念、“城市复制”中的认同感缺失、利益驱使下的赝品泛滥等因素有关;而解决“乡愁”的实施路径可从城乡共赢、渐进规划、物质规划与社会规划相结合、“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活态保护、内涵挖掘、恢复创新力等方面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