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早期行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一期矫治常合并较长的住院时间及较高的死亡率,尤其在低体重、低年龄的患儿.本研究旨在总结和评估单中心年龄≤90天的患儿行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一期根治术的围术期情况及远期预后,评估手术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8年5月至2013年7月、年龄≤90天在我院接受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一期矫治术的患者共22例.手术方式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室间隔缺损较大者采用双片法,缺损较小
【机 构】
: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外科,广州 510100
【出 处】
:
广东省医学会第二次心血管外科学学术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早期行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一期矫治常合并较长的住院时间及较高的死亡率,尤其在低体重、低年龄的患儿.本研究旨在总结和评估单中心年龄≤90天的患儿行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一期根治术的围术期情况及远期预后,评估手术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8年5月至2013年7月、年龄≤90天在我院接受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一期矫治术的患者共22例.手术方式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室间隔缺损较大者采用双片法,缺损较小者采用传统单片发或改良单片法.结果 手术中位年龄67.5(30-89)天,体重4(2.7-4.5)公斤,男性比例41%,21三体综合征6例(27%),早产儿2例(9.1%).中位随访时间62 (27-80)月,失访2例(9.1%).5例(22.7%)采用传统单片法,14例采用改良单片法(63.6%),1例(4.6%)采用双片法,2例(9.1%)手术方式不详.中位住院天数24(16-47)天,中位ICU住院时间90.8(21-289)小时.围术期死亡1例(4.6%),无远期死亡.8例(36.3%)患者出现围术期并发症:延迟关胸5例(22.7%),床旁开胸1例(4.6%),伤口愈合不良1例(4.6%),乳糜胸1例(4.6%),膈肌麻痹1例(4.6%),无植入永久起搏器.远期再手术4例(18.2%):1例(4.6%)因左肺静脉梗阻行“左肺静脉梗塞疏通术”,3例(13.6%)患者因房室瓣狭窄或反流再次手术.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体重、手术方式、合并21三体综合征并非是延长住院天数、ICU住院时间以及再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早产儿是延长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前瓣膜重度反流及以上是再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年龄≤90天的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患者,尽管早期行一期矫治术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但具有可接受的围术期死亡率、远期再手术率以及住院和ICU住院时间.因此,对于有明显症状或发育不良的患儿可早期行一期矫治术,从而避免或减少等待手术过程中的各种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 非药物性血液保护包括体外循环(CPB)中逆向自体血预充(RAP)、等容血液稀释、微小化CPB管路等等,被广泛应用于心脏手术中.本研究对比体重45-55kg的病人在心脏手术中用或不用RAP对于血液稀释及异体输血的影响.方法 自2014年11月至2015年6月,116例行二尖瓣置换(含同期三尖瓣成形)的病人被分为两组,T组(n=56)采用RAP,C组(n=60)不采用RAP.排除急诊手术、体重<
目的 回顾本院22例儿童植入心外膜永久起搏器的随访结果,探讨植入心外膜永久起搏器的疗效、并发症及心功能状况.方法 分析2010-2015年22例患者安装心外膜永久起搏器的随访资料.其中男性10例,女性12例,年龄3天-11岁,平均8.5个月,体重2.7-43.6KG,平均6.35KG.18例系先天性心脏病(CHD)术后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在心脏畸形矫正术后12天-7月安装起搏器,主要诊断包括室间
目的 分析比较经胸小切口封堵术与传统外科修补术治疗10kg以下婴幼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的疗效和优缺点.方法 传统外科手术组包括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21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儿,采用直接修补或补片修补VSD;经胸小切口封堵组包括同期接受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封堵术20例患儿,采用对称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封堵伞封堵VSD,比较两组的疗效、并发症和输血率等情况.结果 两组无死亡,经胸室间隔缺损封堵20例
目的 探讨一种全新的超声引导下经右颈内静脉可调弯鞘的ASD封堵手术方式.方法 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共10例ASD患者经颈内静脉穿刺,送入可调弯鞘,超声引导下调节鞘管头端,使其与房间隔平面垂直并居于ASD正中,选择适当大小的封堵器通过鞘管,常规释放左盘伞及右盘伞.结果 所有患者均封堵成功,手术时间27.4±5.6(min),心内操作时间6.7±5.2(min),全部病例无残余分流,住院期间
目的 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合并室间隔穿孔(ventricular septal rupture,VSR)的外科治疗效果及经验.方法 回顾性统计200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本院行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室间隔穿孔(VSR)的外科51例.女性病人19例(37.25%),男性32例(62.75%),年龄为45 ~79岁,平均
目的 介绍心脏解剖复位法治疗Cantrell五联症的经验与体会;方法 心内畸形矫正后,彻底游离大血管及心包,打开纵膈胸膜,切断左膈神经,行左侧膈肌折叠,将心脏回纳于左侧胸腔,并在膈肌上固定心包,使心脏达到解剖复位,用钢丝直接拉拢胸骨,恢复胸骨的完整稳定;结果 2例患者矫正心内畸形后,通过心脏的解剖复位使心脏回纳胸廓内正常位置,术后随访3-6个月,手术结果满意;结论 心脏解剖复位法手术操作简单、安全
目的 总结例完全胸腔镜下危重心脏外科手术经验,探索对危重心脏病患者的微创外科治疗的方法.方法 2012年1月-2015年1月,共收治成人危重心脏病患者63例,平均年龄58.4±25.14岁,男35例,女28例,体重49.3±9.1.其中,二/三尖瓣膜患者29例,房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19例,换瓣术后三尖瓣极重度关闭不全/右心房巨大血栓14例.年龄>70岁26例.体重< 35kg患者9例,
目的 探索完全胸腔镜下二尖瓣成形手术方法,保护患者心功能、减少患者手术创伤及手术并发症.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89例,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62例,二尖瓣中度关闭不全5例,二尖瓣轻度关闭不全22例(均为合并ASD),其中二尖瓣退行性变合并腱索断裂/延长55例,二尖瓣粘液样变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4例,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合并二尖瓣脱垂24例,房颤性心肌病合并二尖瓣
目的 探索完全胸腔镜下三尖瓣成形手术方法,保护患者心功能、减少患者手术创伤及手术并发症.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248例,其中房间隔缺损合并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167例,二尖瓣病变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73例,单纯三尖瓣关闭不全4例,其他疾病合并单纯三尖瓣关闭不全4例.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78例,三尖瓣中度关闭不全83例,二尖瓣轻度关闭不全87例,再次三尖瓣手术5例.
目的 探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实验可靠的研究方法。方法 实验猪静脉+气管复合麻醉成功后连接心电监护,左侧小切口侧开胸,切除部分第三肋骨,暴露乳内静脉与心脏,分离结扎乳内静脉两端,离断取出乳内静脉,缺血预处理右侧冠状动脉循环,采用提掉方法固定暴露靶血管附近心肌,不停跳吻合血管桥远端,半阻断升主动脉,吻合近端,结扎吻合口近端右侧冠脉主干,测量静脉桥流量,止血关胸,术后禁食12h,正常饲养,阿司匹林抗凝,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