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早花、去果枝对棉花烂铃及产量的影响

来源 :中国棉花学会2012年年会暨第八次代表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ly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近年来大田生产中烂铃发生严重,导致棉花减产及品质下降的问题,探讨采用去早花、去果枝栽培措施的预防效果。进行了2年试验,第2年试验结果表明,去除7月15日1~3果枝的花后,伏桃比例最高,烂铃较不去花减少52.1%,子棉产量较对照增加6.1%。在去果枝试验中,去除1~2果枝的伏桃较多,子棉产量最高,较对照增加8.5%;去除1~3果枝的烂铃最少,较不去果枝减少43.6%。通过与对照比较可知,去除7月15日前1~3果枝花和去除1~2果枝产量较高。由于去果枝比去花简单方便,节省用工,可随整枝完成,因此,建议去除1~2果枝来防止烂铃、提高产量和质量。
其他文献
以精细整枝为对照研究了简化整枝对棉花生育状况、产量构成以及纤维品质的影响。研究认为:在4.5万株·hm-2密度下,不整枝能促使棉田封行期提前,粗整枝和精细整枝的棉花生育状况基本一致;简化整枝与精细整枝的单株成铃、铃重、衣分及霜前花率没有明显差异,粗整枝产量略低,但有利于棉田中后期的机械化管理。同时提出可根据不同基因型抗虫棉的品种特性采取相应的简化整枝管理方式。
选取分布于26条染色体上的288对SSR引物,对2011年参加国家区试的25份棉花品种进行多态性分析,检测出40余对多态性引物。选取其中多态性更好的22对引物构建了12份中棉所系列杂交种的亲本指纹图谱。利用其中的特异性引物对相应的杂交种进行了纯度鉴定。
亲环素(Cyclophilins,CyPs)是一类高度保守的蛋白质家族,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有机体中,参与多种重要的生理生化过程。本研究以课题组在前期工作中克隆的棉花抗黄萎病相关基因GhCyP为材料,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32a-GhCyP,将原核表达载体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经IPTG诱导后,在大肠杆菌BL21(DE3)pLysS中成功表达了目的蛋白。经Ni-NTA蛋白质亲和层析柱纯化,获得具
本工作对聚合ZmPLC1基因和betA基因的转基因棉花进行了耐旱性研究。对转基因聚合棉花植株、转单基因棉花植株和野生型植株的苗期、蕾期和开花期进行了水分胁迫下的相关生理指标和农艺性状的测定,结果表明与野生型对照和转单基因对照株系相比,转基因聚合株系具有更好的耐旱性。
棉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纤维作物和第二大食用油来源。陆地棉 (Gossypium hirsutum L.) 产量占全世界棉花纤维总产的92%以上。陆地棉纤维品质性状改良难度大,并且与皮棉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QTL定位研究为同步改良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提供了新的策略。本研究选用陆地棉杂交种欣杂1号分离群体,构建遗传连锁图谱,进行纤维品质性状QTL分析。  采用SSR标记构建遗传连锁图
以3个陆地棉高品质系为母本,6个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系)为父本,配制18个正交组合;反之得到18个反交组合。于2008年和2009年对正反交组合间的产量性状、纤维品质性状和棉铃性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果枝数两年的正交组合均值均显著或极显著大于反交组合均值,表明果枝数受细胞质遗传的影响。株铃数和铃形指数两年的正交组合均值均小于反交组合均值,但只有2008年达到显著水平。其余性状在正反交组合间未存在显
设置追施不同氮(N)肥用量的处理,研究其对棉花产量性状的影响,通过对不同成铃时间的棉铃进行标记,研究不同成铃时间棉花纤维品质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氮肥的有效施用,可以抑制蕾铃脱落,提高棉花单株成铃数,从而增加棉花产量;中等肥力棉田以初花期追施尿素225 kg·hm-2较为合适,施肥量过多过少,都会造成棉花产量下降。不同成铃时间的棉纤维长度、成熟度、比强度、麦克隆值、伸长率和短纤维率等品质性状存在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嵌合基因Psag12-ipt导入棉花(冀合321)中,经过卡那霉素抗性筛选、PCR和RT-PCR检测,共获得9个转基因株系,其后期的叶片细胞分裂素、可溶性蛋白、叶绿素等含量明显高于受体,表明转基因棉花的叶片衰老得到延缓。通过qRT-PCR检测,转基因株系的ipt基因和启动子Psag12的表达量随着叶片的衰老而增加。
通过不同喷施剂量的对比试验,研究光合作用增效剂对棉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盛花期叶面喷施植物光合作用增效剂能有效提高棉花成铃率,增加单株铃数,从而提高棉花的子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对提高棉花的纤维品质也有一定的效果,主要表现在纤维强力的增加上。当喷施剂量在450~1350g·hm-2时,均能达到增产效果,皮棉的增产幅度在3.21%~13.64%;当喷施剂量为900g·hm-2时,子、皮棉产量增
为了研究调节剂对棉花矿质营养的调控作用,本试验选用黄河流域棉区两个主栽品种国欣棉3号和鲁棉研28号(以下简称国欣3和鲁28),在光照培养室内进行营养液培养。经缩节胺(DPc)和棉太金(25%甲呱鎓+2.5%胺鲜酯)浸种或水培浸根处理后,进行非损伤微测(NMT)、吸收动力学、根系形态扫描及钾吸收积累分析,研究调节剂对棉花根系K+吸收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