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研究BN大鼠三代暴露致敏原卵清蛋白(OVA)对子代大鼠免疫抗体IgG表达水平的影响,建立有效的BN大鼠致敏评价动物模型。[方法]本次研究在原代大鼠的基础上繁殖三代BN
【机 构】
:
应用毒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武汉430079
【出 处】
:
中国毒理学会第七次全国毒理学大会暨第八届湖北科技论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BN大鼠三代暴露致敏原卵清蛋白(OVA)对子代大鼠免疫抗体IgG表达水平的影响,建立有效的BN大鼠致敏评价动物模型。[方法]本次研究在原代大鼠的基础上繁殖三代BN大鼠,各代大鼠一部分用于交配继续繁殖,一部分用于致敏试验。根据亲代是否暴露OVA,每代又分为两组大鼠,第一代为control组大鼠、F1组大鼠;第二代为F2a组大鼠、F2b组大鼠;第三代为F2a组大鼠、F3b组大鼠。第一代大鼠繁殖于原代大鼠,control试验的大鼠其亲代孕期、哺乳期给予1ml PBS溶液,F1试验大鼠其亲代给予1ml lmg/ml OVA溶液。第二代大鼠繁殖于F1组大鼠,F2a试验大鼠其亲代给予PBS溶液,F2b试验大鼠其亲代给予OVA溶液;第三代F3a试验大鼠繁殖于F2a组大鼠,其亲代给予PBS溶液,F3b试验大鼠繁殖于F2b组大鼠,其亲代给予OVA溶液。三代致敏试验,Control、F1、F2a、F2b、F3a、F3b试验的大鼠在出生6-8周后按体重和性别随机分成OVA组和对照组,两组雌雄各8只,各组每天经口分别灌胃1mg/ml OVA溶液和灭菌水lml,持续42d,分别于第14d、28d和42d取血分离血清,测定两组血清特异性抗体IgG水平,以各试验的OVA组与对照组IgG的水平之比来反应大鼠对致敏原免疫反应的强弱。[结果]亲代暴露背景不同,各代大鼠对致敏原OVA的免疫反应水平也不同,control试验的大鼠致敏后血清特异性抗体IgG水平高于F1、F2b、F3b试验的大鼠,亲代非暴露致敏原的大鼠致敏后免疫强度要高于亲第一代、第两代、第三代均暴露于致敏原的大鼠;F2a、F3a试验的大鼠血清特异性抗体IgG水平高于F1、F2b、F3b试验的大鼠,第二代、第三代非暴露,大鼠致敏后IgG水平较高。[结论]亲代暴露致敏原对子代的免疫反应产生影响,多代母鼠连续暴露,子代大鼠易产生耐受性。亲代无暴露致于敏原,子代对致敏原免疫反应变强,因此,BN大鼠在做为致敏动物模型进行食品过敏性评价时,应在无特定评价蛋白暴露的情况下繁殖一代。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竹炭粉对大鼠肠内脂肪的吸附性及其作用机制.[材料和方法]选用50只4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成5组:低脂饲料(正常)对照组、高脂饲料对照组、
[目的]p53和乳腺癌易感基因1(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BRCA1)都是机体重要的抑癌因子,它们的基因突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业已证明两种抑癌因子都参
[目的]研究食品乳化剂单硬脂酸甘油酯(单甘脂,Glycerin Monostearate,GMS)对6种优先控制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在大鼠体内暴露水平和毒性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将邻苯二甲酸二甲
[背景]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在人体细胞DNA损伤修复和多阶段致癌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机体受到长期持续性低剂量电离
[目的]探讨母体孕哺期铅暴露对其子一代小鼠的海马组织中突触蛋白(Synaptophysin)表达的影响.[方法]雌性小鼠自妊娠第1天开始经饮水染铅(0.1%、0.5%和1%的浓度溶解在去离子
[目的]应用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技术(Real Time Cellular Analysis,RTCA)研究山西老陈醋提取物对癌症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材料和方法]以"东湖"牌山西老陈醋为材料,采
[目的]2-氨基-9-氢-吡啶并[2,3-b]吲哚(AαC)是存在于卷烟烟气中含量较高(释放量约为60-258ng/支)的一种杂环胺类化合物,为可疑的人体致癌成分(2B类致癌物).有研究表明,
[目的]QO-58lysin是河北医科大学高通量筛选的结构全新化合物,对KCNQ钾通道有明显的开放作用,为考察其镇痛作用,通过对坐骨神经和三叉神经进行慢性缩窄环(CCI)手术制作神经
A decline in some pollinator species has been reported in several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 world.The causes of these declines have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f
[目的]当致敏性的外源化合物刺激机体时,可引起局部引流淋巴结淋巴细胞增殖,可以通过局部引流淋巴结淋巴细胞增殖情况来判断外源性化合物致敏性强弱程度.通过选用已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