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当今社会,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不仅仅在于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更在于预防食物对人体可能造成的慢性危害,食品安全对体育大学的学生来说尤其重要。高校食堂经营模式多元化、原材料采购及食品加工等各环节都会给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带来风险。因此,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监管,提高学校食品安全风险防范水平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对学生食堂原料蔬菜进行检测,及时发出安全预警,达到对食堂的食品安全进行监督管理的目的,说明食品安全快速监测系统的重要性。研究方法:从2016年3月到6月,每周的周一至周五,对学生食堂的新鲜蔬菜取样,使用B-型数字化食品安全质量监测系统对所取样品进行检测,用酶抑制率法对蔬菜样品进行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检测。每日食堂蔬菜入库后,随机抽取学生食堂最普遍的5类蔬菜:绿叶菜类、甘蓝类、芽苗类、瓜类、豆类蔬菜样品并立即检测,结果在40分钟内全部检出。根据GB/T5009.199-2003规定:样品农药残留对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率>50%时为农药残毒超标,本研究采用更严格的标准:30%≤酶抑制率<50%时即为超标,并向食堂发出安全预警,并立即采取多次浸泡、洗涤等措施处理,2小时后重新取样检测,直到酶抑制率<30%才可进行加工。酶抑制率>50%时,则立即对该批次样品进行隔离处置,同时,取样送往中心检测室用国标方法进一步定量检测。研究结果:不同种类蔬菜生长周期、使用农药的频率和用量、对农药吸收程度不同,使得不同种类蔬菜农药残留和超标情况均不相同。检测蔬菜类样品共400份,共发出预警8次,隔离并送检0次。发出预警的样品中,绿叶菜类5次,超标率为6.25%,豆类蔬菜2次,超标率为2.50%,芽苗类蔬菜1次,超标率为1.25%。预警均在加工之前发出,经充分浸泡、多次洗涤之后,重新取样检测后检测结果均低于5%。研究结论:不同种类蔬菜农药残留和超标情况均不相同,其中绿叶菜类蔬菜超标率最高,瓜类蔬菜超标率最低且农药残留含量普遍偏低。启用食品安全快速监测系统,使用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使食品安全预警前移,使蔬菜在加工之前尽可能的降低了农药残留含量,提高了监督管理的效率。既有效避免了农药残毒的潜在危害,又减少了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的损失,为体育大学学生的安全、健康和高标准的饮食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