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与中华美学精神

来源 :中华美学学会,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555513097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是中华美学的哲学基础,也是中国艺术境界论的核心范畴.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和"追求平衡、秩序、安定和规范,然而,在艺术创造过程中,打破和谐、悖离常规往往是常态,"和"反而成为"非常态"的存在,"不和"反而构成了艺术发展的动力."中和"艺术创作原则的确立,一方面促进了中国艺术的精神觉醒,但同时也构成了艺术创新的障碍.经过现代诠释和合理改造的"和合"之美,可以作为中华美学精神现代转型的重要资源.
其他文献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陷入民族危亡、国力薄弱的历史境遇,知识文化精英们对艺术的价值选择自觉而强烈地指向了紧迫的现实社会需要,希望艺术成为救亡图存、民族富强的现实力量与道路.尤其自20世纪初叶以来,他们围绕艺术如何服务民族复兴大业的问题展开探索,提出了以救国、治国、强国为宗旨的艺术价值理论与实践模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保障.
由于启蒙理性与科学主义的影响,中国现代美学的主流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学精神中的形而上学层面持拒斥态度,并选择了心理主义的思路.这种情况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有所改变,经宗白华、方东美等人的阐释,中国文化中的审美形而上学重新回到了现代美学视界之中,并使得美学焕发出全新的意义.
作为一代学术宗师,梁启超对中国现代美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重申并深化了中西文化与美学中关于地理与人之性情之关系的观念.地理何以影响人们的性情?何以影响审美?中国古代和西方均有明确的论述.中国古代以唐代魏征等人为代表的关于南北地理与文风关系的认识,法国美学家丹纳的种族、环境、时代与艺术关系的论述,都深深影响了梁启超.正是在中西先贤的基础上,梁启超独辟蹊径,对地理与人的情性和审美的
关于汉字与中华审美文化之关系,学界的认知和探讨尚停留于对鲁迅"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之结论的阐释,而未能"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未能从根源处追问并验明汉字与审美文化的血缘关系从而揭示中华审美文化的字生性特征.中华审美文化的孕育、诞生、成长及生生不息,与四个汉字(我称之为"元关键词")密切相关.这四个汉字是:人,文,天,道.
老庄思想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对古代文明的批判性反思,作为对文明的怀疑与质疑,其与古希腊的犬儒主义、斯多葛主义确有相近之处,与西方近代以来的卢梭、希勒、尼采、海德格尔等人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与批判也有相似之处,与佛学也有深刻的相通性.在这里我们仅就老庄与佛禅美学的异同做一点简要的比较,以期更进一步了解老庄思想的深刻性.
"中华美学精神"是多层面的构成.从文化和族群的意义上说,以"中华"而不是"中国"来定义"美学精神",说明这一术语已超越了单一华夏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层面,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多种文化和美学精神的融合."华夏正声"是中华美学精神的主体,但中华美学并不排斥外来文化,而是吸纳改造外来文化并与之相互涵容.中华美学精神的建构与汉字书写有着密切关系,这是毋庸置疑的。具体说,汉字对于中华美学精神的建构主要体
南高北低的地形、山地为主的地貌、丰沛充足的雨量造就了江西山水润如酥、美如画,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独特风光,形成了峰险谷深、云腾雾奇、瀑巨泉温、湖光辉映的比较优势;悠久的历史、丰厚的人文又使江西的山水融古今高僧、书院瀚香、名士妙文、建筑艺术、民俗风情、政治风云于一体,形成了层次鲜明、错落有致的山水文化.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映成趣的江西山水极具审美价值,既可以徜徉其间,体验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又可以寄情山
中国古代文明中的有机整体主义宇宙观,为中华传统美学和艺术提供了哲学基础,使中华古典美学与传统艺术形成了一个核心的观念与精神.这就是美学与艺术中与整个中华古典文化一脉相承的"通"或"大通"的观念与精神.中华古典美学与传统艺术中所谓的"通"或"大通",表现在很多不同的思维层面与文化的维度,是一个全局性、整体性的观念与精神,而不是局限于某些个别领域的观念,在整个中华美学与艺术的发展进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
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精华,能够深刻传达中华文化的精神境界和生活趣味.从一定意义上说,理解了中国艺术精神,也便体悟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因此,中国艺术精神研究是一个重要命题,而象征物则是研究中国艺术精神的有效渠道.从大处而言,这是理解中国艺术精神,进而把握整个中华文化的有效渠道和鲜活媒介;往小处看,它又是个体情趣和审美趣味的直接体现.因此,对于象征物的捕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个人甚至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
中国美学认为,人应该本真的、诗意化生存,要"归朴"、"反身"、"由己",还原到原初真我,也即所谓原初"仁"、"诚"之心性."仁""诚"为"人"天然纯然、本然自然的心性,为"人"之真我所在,为"人"朴素的原初生命域,只有回归自然本性,以敞亮原初纯粹自在的本真之心,同乎自然、无为无造、悠然陶然,才能于审美活动中即境缘发,即景起兴,触目道成,以达成率真率性、自然本然的生命域,获得生命感悟.这种审美意识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