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碳纳米管储氢性能除了受自身结构特性的影响外,还主要受压力、温度和活化方式等因素的影响。通过试验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测定,结果发现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碳纳米管经酸、碱或掺杂适量的碱金属处理后再加热活化可以达到最佳的氢气储备效果。
【机 构】
:
西安交通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710049,西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纳米管储氢性能除了受自身结构特性的影响外,还主要受压力、温度和活化方式等因素的影响。通过试验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测定,结果发现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碳纳米管经酸、碱或掺杂适量的碱金属处理后再加热活化可以达到最佳的氢气储备效果。
其他文献
自1972 年发现半导体二氧化钛在紫外光照射下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以来,半导体光催化分解水制氢一直是非常活跃的研究课题。半导体光催化制氢本质上是光激发产生的电子与水之间的光化学还原反应。半导体受到一定的合适波长的光照射时,电子与空穴发生分离,光生空穴与水(或其他空穴捕捉剂)发生氧化反应,而光激发产生的电子与水之间的光还原反应产生氢气。主要有两类方法,一是半导体光电化学法,二是半导体光催化方法。目前
在流化床中用纯水蒸汽做气化剂进行了生物质与煤共气化制取氢气的工业实验,采用单一流化床二步法气化方法。研究了反应温度,生物质与煤相应的比例,水蒸气和生物质的比值(S/B)等参数对产氢量的影响,同时考察了不同工作条件下的焦油含量。通过对气体成分和产率的试验分析来计算出氢气的产量,通过对一氧化碳变换和碳氢化合物的重整来计算出合成气的最大产氢能力。实验表明反应温度和水蒸汽是提高氢气产量以及潜在产氢量的重要
1972年Fujishima和Honda报道了利用TiO2单晶电极通过光分解水产生氢气,开辟了一条制氢的便捷途径。近几十年来,人们对光催化制氢的理论和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致力于提高光催化制氢的效率,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煤泥水是洗选煤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当今煤炭行业的发展趋势是煤化工及其下游产业的开发。在煤产品的综合利用中,对煤泥水的处理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实验以吕家坨选煤厂煤泥水为研究对象,采用热解工艺,通过线性升温和恒温两种处理方式,研究煤泥水的分解规律,进一步了解煤泥水热解机理,探讨煤泥水热解制氢的可行性。实验证明,使用煤泥水热解制备氢气的是可行的。实验中发现煤泥水的产气量、产氢量、产甲烷量同进样量呈现出
以玉米秸秆为产氢基质,先用稀盐酸对其进行预处理,再利用活性污泥进行厌氧发酵产氢。试验结果表明:在盐酸浓度为0.6%时预处理效果最好,最大产氢量为4.239mmol/g秸秆,发酵产气中(H2+CO2)氢气浓度最高可68.36%。
在内燃机中,从理论计算到实验中,都证明了油掺水燃烧会节油,但其节油率并不大,约只有4%左右。这样的节油效果,使用户只能买点添加剂而已,对用户来说,无经济效益(即造成所谓的“节油不节钱”的效果),使广大用户不兴趣。经过我们十年的研究,问题已得到解决,只要将乙醇通过排气道中高温排气的加热,热分解后。再加上一功率不大的电加热器(作备用),通过进气道中进入气缸就能节约燃油约10%左右(可以重复),它突破了
本文将二甲醚通入柴油机进气管,进行了乳化柴油的台架实验,在对二甲醚进行电加热并在柴油机中燃烧乳化油时,实现了较大幅度的节油,单就柴油的节油率而言,其节油率可高达19%,它不仅证实了加氢气后确能大幅度地提高节油率,而且可以大大延缓石油的耗尽。若考虑二甲醚的消耗,则扣除二甲醚能耗后其净(即扣唇节油率可达10%。该方法简便易行,具有很强的实际推广应用价值。本文还提出:凡是能加热分解产生氢气的燃料,都能用
能源问题已逐渐成为制约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瓶颈。石油、天然气和煤都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天然资源,有关专家预测,目前地球上石油和天然气的存储量不足百年。石油、天然气和煤的大量使用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它有害气体,致使地球温度逐年升高,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人类健康和生存受到威胁。氢能的开发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发展氢能源,包括氢气的生产制备、催化、运输、储存、能量转换、应用等。按照美国能源部(DO
随着世界能源问题越来越严峻,寻找新能源成了新世纪人类的主要活动之一。氢能是一种纯净,高效的新能源,氢能的研究也在世界工业和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注意。而当前氢能利用最需要改进的关键技术就是储氢问题。因为在氢气利用的整个过程中,作为一种挥发性燃料,氢气需要安全,高效的存储。现在氢气存储方面最流行的技术是高压压缩氢气和低温液氢,但由于它们需要沉重的设备或浪费很多能量去液化氢气,不大可能成为未来主流的储氢技
为了缓解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排放污染,氢作为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已经被视为最有潜力的汽车代用燃料之一。为此,本文从氢燃料内燃机的燃烧特性出发,成功地将一台CA20 汽油机改造成为氢内燃机,并利用先进的测试系统获取了该内燃机的燃烧和排放的数据,经过对氢内燃机的实验数据细致分析和讨论,探索了浓度对氢内燃机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