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改革的几点探讨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机械设计教学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h20070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中,就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设计题目、教师的指导、课设时间和地点的安排、计算机辅助分析以及综合答辩等几方面提出了改革意见.实践证明这些改革措施确实能够在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其他文献
“数控加工综合实践”是本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数控技术”的配套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对数控机床、数控加工感性认识和具体操作的重要实践。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触及生产实际,训练实践能力,提高工程素质,为职业生涯奠定必要的数控加工工艺基础,训练较为扎实的综合实践技能。数控加工综合实践是培养学生在数控机床操作和手工编程方面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改革数控加工综合实践,真实反映学生在企业岗位的工作
分组讨论适应了当代教育发展要求,以其灵活的教学方法,开放的课堂交流,充分调动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员的整体素质,进而满足了军队院校培养新型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教师教育的对象是学生,而学生是具有一定能力、情感和需要的个体,特别是大学生,他们的人生观已经初步形成,其心理倾向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但由于其生理条件、智力水平、基础知识、性格能力及家庭环境、成长过程的差异,因此学生的情况也是“千佛千面”
精选案例,引导学员进行发散性的思维,有效地培养了学员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合理构建教学过程,通过发散性的工程制图训练,促使学员养成了按国家标准识图、制图的良好工作习惯.
根据当前机械设计实验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针对实验课程教学中突出对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培养,创新设计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从实验项目的设置、教学过程的控制、要求与教学理论的验证几个方面进行了机械设计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为通过机械设计课程实验教学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可持续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提供了有益的尝试,并对具有应用实践性质的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参考.
大学教育的观念仍然是陈旧的、教育模式仍然是保守的、教育方法还是死板的,大学教育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从大学教育的观念上看,这种陈旧的教育观念主要表现为“三型三性”,即封闭型、重复型、记忆型与专制性、权威性、统一性。这与现代教育理念所提倡的开放型、创造型、思辨型和科学性、民主性、多样性是相悖的。教育观念是束缚我国大学教育模式变革的主要力量。探索了一条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业
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切入点,围绕着教学内容改革与建设的理论基础、先进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应用、课程教学条件的建设内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途径四个方面,阐述了省级精品课程机械设计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
"机械优化设计"具有理论性强,设计方法复杂、较为抽象等特征,对此课程而言,教师对知识的传授以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都有一定的难度.只有通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理论解决实际的能力.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介绍机械设计制造过程中的公差配合与检测技术,是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对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激发学生兴趣、精选授课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改革教材内容体系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策略.
机械类专业目前教学现状主要表现出如下几个方面的情况:(1)学习机械专业知识的兴趣机械类专业在校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约为:18%的人很有兴趣,11%的人不感兴趣;近机械类专业的在校学生对该类知识的学习兴趣为:约7%的人很有兴趣,19%的人不感兴趣.(2)学习的主要动力 机械类专业学生目前学习的动力,主要来自家庭和就业需求的为70%,只有约30%的学生学习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对这类知识本身的爱好和兴
"机械基础系列课程设计"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及其基础课程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由于“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是联系非常紧密的课程,把相关的课程设计割裂开来,人为地切断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对学生建立完整的机械系统设计理念是不利的。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中国的教育体系受前苏联模式影响较深,重在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考虑教学的系统性,但轻于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学习的连贯、交融性。另外,现有的设计题目单一、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