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检测技术在城乡规划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来源 :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bifeng13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城乡建设快速发展,城乡规划动态监测工作可以对城乡建设空间变化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控,为城乡规划的编制、审核、监督以及修改提供科学的依据。目前城乡规划动态监测工作中基于多期遥感影像变化信息提取工作仍主要依赖于人工目视判读,工作效率较低。本文通过引入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技术,结合影像的光谱信息和纹理信息,对影像差值法、主成分变换、数据融合以及纹理差分等变化检测算法进行实验研究,探索城乡建设变化信息的计算机自动识别和人工判别提取相结合的技术路线,提高城乡规划动态监测的工作效率。
其他文献
面对当前我国风景名胜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当地居民生存发展的双重危机,本文结合构筑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以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解析为切入点,通过科学发展观的视野剖析了风景名胜区人居环境的发展困境及其问题的根源。并指出其主要源于两个弱势群体的矛盾、“虚假城市化”的误区和经济转型的茫然等方面。基于此,进一步就人居和谐的问题进行风景名胜区人居环境建设的再思考,探讨“以自然为本”与“以人为本”的理念价值以及生态优
特大湖川型风景区内沿江沿湖往往分布较多的旅游城镇,这些依水而建的旅游城镇的建设与发展是风景区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深入探讨了旅游城镇发展和风景区保护的关系,具体分析湖川型风景区的整体景观特征,提出了滨水旅游城镇与湖川型风景区和谐发展的关于城镇建设、景观控制、产业引导、旅游资源、旅游职能等五大方面的规划策略。并以“两江一湖”风景区为例,对其沿江沿湖旅游城镇的发展控制提出具体建议和措施。
城市开放空间体系是城市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安全性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开放空间自身的安全设计;另一方面是开放空间的安全避难功能。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应将对开放空间安全性的重视纳入到整个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去。
本文从当前历史特色建筑保护和发展方面的问题出发,对吴良镛先生提出的“历史特色建筑发展战略”概念进行了初步探讨,并结合蓟县案例展开分析,对千年古县历史文化内涵发掘的途径进行了探索。
在“先生产、后生活”的营造理念下建设的工人生活区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社会价值与美学价值,然而,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原生活区住宅已远不能满足居民现代化生活需求,因此如何妥善处理工业区特色街坊保护和居民住房改善这一突出矛盾值得深入探讨。本文通过对洛阳市涧西工业生活街区的深入调研、现状分析,针对不同的建筑质量、区域位置、周边环境划分为现状保护区、改造保护区和开发改造区,制定相应的保护思路、改造措施
本文通过对控规交通基础设施指标的梳理,总结出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指标研究中存在原则不够清晰、定量研究相对缺乏等问题;进而分析了国内外交通需求管理理论(下文简称TDM)的相关研究,以期为我国运用TDM理论深入研究相关指标提供有益参考;在此基础上归纳出适用于本研究的TDM策略并初步建立基于TDM的控规交通约束程序框架;然后以北京市2006年控规第17号片区1702街区为例,定量确定了控规交通基础设施综合指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布局是整个线网规划中的重中之重,布局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未来城市发展和空间结构的形成。本文对轨道交通线网的布局方法进行了细致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城市空间结构及交通区位分析的线网布局方法。并以哈尔滨为实例,应用此方法,同时结合近期哈尔滨高速铁路车站的选址规划,对哈尔滨轨道交通线网进行了布局调整,得到较为合理的轨道交通线网布局规划方案。
城市设计是具有目的性的,关于方针、政策、策略、程序的物质规划形式。随着城市的社会、文化、经济不断发展,城市结构和功能不断更新,对历史街区不再停留在保护的层面上,规划者致力于寻求一种保护与开发并存的历史街坊模式,但是城市设计教育对于经济性的考虑欠缺,更多停留在理念的层次。本文基于历史文化街区开发与保护背景下,分析哈尔滨市花园街保护街坊概念规划竞赛方案,总结出方案的特点,并找出与实际发展的差距,试着分
本文结合天津市城市空间布局及未来客运分布特征,提出了符合天津市发展需要的轨道交通发展模式。以枢纽锚固线网的方法,提出了针对长距离出行的独立的市域快线系统和针对短距离出行的城区地铁系统,并根据不同地区的出行特征、城市发展模式,采用相应的市域线路与市区线路的衔接方式。
为了在当前严峻的交通形势下缓解城市大型项目施工建设对道路交通产生的影响,在城市发展建设的同时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当前城市交通形势的基础上,论证了实施城市大型项目施工交通组织的重要性,并结合项目实例对城市大型项目施工交通组织对象、设计原则、技术线路、主要工作内容及其实施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比较完整的城市大型项目施工交通组织编制办法,为各城市开展大型项目施工交通组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