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适应人工鱼群算法的配电网网架规划

来源 :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六届学术年会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joj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配电网网架规划是一个复杂的大规模组合优化问题,好的配电网网架规划能给电力公司节约大量资金.人工鱼群算法是一种新型的群智能随机全局优化技术,然而该算法在收敛性、计算复杂度等方面有很大的缺陷.针对人工鱼群算法的这些缺点,本文对人工鱼行为中的视野和步长作了改进:在算法初期取较大的视野和步长,随着搜索的进行,自适应地减小视野和步长,从而加快算法的收敛速度、降低计算复杂度;并首次将这种自适应人工鱼群算法应用到配电网网架规划中.以网络年综合费用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配电网网架规划的数学模型,并用自适应人工鱼群算法求得该模型优化解,通过算例证明该方法的正确性和优越性.
其他文献
复合有源嵌位ZVS 软开关三相PFC电路仅需要一个较为简洁的辅助回路就能够消除所有开关反并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电流,且电压应力均被箝位在一个固定值,并显著提高整流器的整体效率和运行稳定性。本文给出了其辅助软开关回路的参数选取原则和详细设计步骤,并搭建实验平台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合理地选取谐振参数,所有开关管均能够实现ZVS 软开关,使电路的开关损耗大大降低,有利于三相PFC的效率提升。
2006年发布的ENDF/B-VII.0评价库与2001年发布的ENDF/B-VI.8评价库相比有许多改进之处。本文以美国H.B.Robinson-2号机组压力容器基准实验为例,采用MCNP程序分别基于ENDF/B-VI和ENDF/B-VII的ACE格式连续能量中子截面参数对其辐照监督管处的比活度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分析。并与实验测量值及二维离散纵标程序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该对比分析结果将为压水
聚变裂变混合堆在增殖核燃料,嬗变核废料等方面具有优势,但迄今为止还没有见到有关聚变裂变混合堆增殖燃料在压水堆中的应用性研究的报道。本文采用常见压水堆的17×17燃料组件模型,用DRAGON程序分别对混合堆增殖钍燃料组件和全铀组件的物理性能进行了计算,研究分析了组件的燃料温度系数、慢化剂温度系数、以及它们随燃耗的变化关系。计算结果表明,混合堆增殖钍燃料组件和全铀组件的中子特性相似,但是,钍燃料组件中
大多数蒙卡程序使用连续点能量核数据,输运模拟过程中需要大量计算随机能量对应的截面,用于抽样粒子飞行距离、碰撞核和反应类型等。本文分析了临界计算各阶段所需的截面,重构了统一能量框架下的材料总截面表→∑T,m、核素总截面表→σTk和裂变截面表→σfk 。采用分步计算方法,在粒子发生碰撞前,直接由,→∑T,m计算材料总截面,快速抽样飞行距离;发生碰撞时,利用→σTk计算核素总截面,抽样碰撞核;碰撞处理时
本文主要研究了中国钍矿中杂质对钍资源核能利用的堆物理性能影响。分析计算模型为CANDU-37棒束结构,燃料为UO2和ThO2。首先比较分析了理论当量硼浓度与计算当量硼浓度的差别,由理论当量硼浓度和计算当量硼浓度比值可以发现,在低能区域具有宽共振峰的杂质核素比值大于1,而比值小于1的杂质核素截面在热能区都是非1/v律。本文还研究了钍(杂质)在不同位置对物理性能的影响,发现杂质H核素对位置最敏感。本文
反应性是反应堆物理实验中最重要的测量值,是控制棒微分价值和积分价值、温度系数的测量等的基础。从6组缓发中子点堆动力学方程出发,采用逆动态方法建立反应性实时测量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其数值实现方法,编程实现该模型并开发反应性实时测量软件。实现的测量系统用基准数据进行了验证,也用模拟机产生的落棒实验数据进行了检验,证明可以准确地计算和测量相应的控制棒积分价值和停堆深度。
本文首先以MCB程序的计算结果为参考,对组件计算程序PARAGON用于压水堆内钍基燃料组件的计算进行了校核。在此基础上,利用PARAGON程序对以工业级钚为种子的钚钍混合燃料组件和以工业级233U为种子的铀钍混合燃料组件的中子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包括:慢化剂-燃料比对部分中子学特性的影响,反应性参数随燃耗的变化以及燃料的有效缓发中子份额。结果表明,在参考栅格设计的基础上,改变栅格慢化剂-燃料比(1.
针对脉冲堆弱源爆发脉冲实验,通过引入有限裂变链及缓发中子先驱核的演化研究,对Hansen理论模型给予了改进,由此,可很好的模拟爆发脉冲等待时间概率分布实验。
简述了热中子转换为14MeV中子的原理,建立了由一个热中子转换为可利用的14MeV中子的有效产额的计算公式,计算出了热中子被6Li吸收的概率、T在6LiD中未泄漏的概率,给出了T和D、6Li发生聚变反应的截面及其14MeV中子的产额。结果表明,当6LiD材料的厚度分别为0.7mm、1.0mm时,一个热中子转换为14MeV中子的可利用的有效产额分别为3.18×10-4和3.53×10-4。
超临界水堆是六种第四代反应堆概念之一,且是其中唯一的水冷堆。目前超临界水堆研究的关键在于堆芯核设计方面,包括材料、超临界水传热、反应堆物理特性等。研究不同燃料在超临界水堆中的应用对于核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铀资源的消耗,钍作为替代燃料将提供许多优势。超临界水传热能力强,冷却堆芯所需要的水量少,因此有可能设计一个快谱超临界水堆。快谱超临界水堆堆芯结构简单,功率密度高,有利于提高燃料利用率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