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福建省13~18岁青少年进行超声骨密度测量,了解福建省青少年骨密度现状,并结合体质测试数据与问卷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体质与骨密度以及其它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为骨质疏松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福州市闽江学院附属中学(城区)、福州市第七中学(乡区)两所中学,共计786人。分别进行体质与骨密度测试以及问卷调查,利用spss13.0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青少年骨密度值随着年龄增长基本呈上升趋势,其中男生14~16岁期间增长速度较快,女生13~15岁期间增长较快,15岁以后增长较为缓慢。骨密度城乡差异较为明显,城市学生的骨密度值均高于乡村学生。女生的骨密度值高于男生。骨密度与部分体质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骨密度与体重、肺活量、握力、立定跳远等指标呈正相关。喝碳酸饮料的骨密度要低于不喝的,素食者的骨密度值低于非素食者。虽然青少年骨密度水平尚可,但城乡差距依然存在,城市学生的骨密度值明显高于乡村学生,女生高于男生,这与城市青少年营养状况及生活方式优于乡村青少年有关。城市学生饮用牛奶的人数多于乡村,而且饮用碳酸饮料的人数也少于乡村学生,不论城市或乡村男生饮用碳酸饮料的比例均高于女生。体育课以外锻炼的时间长和次数多的学生的骨密度较低,这可能与运动量安排不合适,营养补充不足有关,此外体育课外的锻炼次数多的学生相对而言饮用的碳酸饮料也较多。结论:体质与骨密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体重、肺活量、握力、立定跳远等指标与骨密度呈正相关。良好的生活方式与适度的运动等对骨密度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