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压电堆进行位置控制的大位移磁作动器

来源 :2013中国力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_yu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出一种利用压电堆进行位置控制的大位移磁作动器,该作动器以磁和压电为基础,能够进行往返运动,输出可变的正负位移、推力和拉力,并且位置锁止时无需持续供电.该新型作动器由位移和力输出机构、锁止机构组成.另外还设计了与该作动器相匹配的高压驱动器,可变电流驱动器、闭环控制器等实验装置.
其他文献
采用热力学唯象理论系统研究超薄铁电薄膜中的铁电极化性能和压电性能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强大的外延匹配应力作用下,外延对称电极中间的铁电薄膜的临界尺寸可以降到1纳米以下.压电系数在临界尺寸附近突增,但由于临界尺寸强烈依赖于衬底应变,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依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当施加外加电压,即使薄膜的厚度在临界尺寸,依然具有场致铁电极化,并伴随有强烈的非线性压电效应.
会议
重点研究β功能域的结构与功能关系.采用全原子显式水模型分子动力学模拟详细研究了β功能域的动力学特性.为了进一步研究β功能域的构型变化,采用加载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β功能域打开和关闭构型转变过程,并计算了在有/无ATP情况下β功能域打开和关闭构型的自由能,进一步讨论了ATP结合/释放过程中β功能域的构型变化,及其与Y功能域转动动作的关系.
会议
利用压电响应力显微镜(PFM)方法和瞬时翻转电流测试方法研究了BNT铁电薄膜和铁电场效应晶体管的电畴翻转动力学过程,并研究了氧空位浓度,薄膜结晶性,电压和温度等因素对畴翻转性能的影响.利用PFM导电探针作为活动栅电极,对栅电压撤消后3分钟到72小时内铁电场效应晶体管中铁电畴的原位长时演变进行了观测.
会议
利用三维原子-连续关联模型(ACCM)的并行算法对于金属微纳米构件进行了研究.对于金属材料的原子-连续关联模型从微观过渡到宏观部分的可计算框架进行了研究,引入了代表体积元概念和变形梯度假设;给出了其用于处理金属材料结构变形问题时,计算相对于代表体积元的占有系数的方法,代表体积元内的以晶格为单位的变形梯度算法以及金属材料的应力-应变计算公式与弹性常数的近似计算形式;并由此给出了单晶Cu纳米线在拉伸,
会议
采用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单链DNA分子穿过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纳米孔的动力学行为.对外加电场作用下DNA过孔速度,DNA构形变化,离子电流信号等进行了系统模拟.结果表明单链DNA分子均会吸附到石墨烯/氧化石墨烯表面.由于DNA分子和氧化石墨烯之间更高的吸附能,DNA分子在氧化石墨烯孔中的迁移速率比在石墨烯孔中低很多.更重要的是,氧化石墨烯孔有可能实现DNA分子的单碱基过孔.
会议
基于节点密度方法建立了以结构体积最小为目标,以屈曲特征值为约束的连续体拓扑优化模型.采用节点相对密度作为设计变量,借助泰勒展开式、过滤函数将目标函数作二阶近似展开;借助瑞利商、泰勒展开式、过滤函数将屈曲约束化为近似显函数;将优化模型转化为对偶规划,减少了设计变量的数目,并利用序列二次规划法求解,缩小了模型的求解规模,提高了计算效率.与单元基础的三维拓扑优化方法相比,提出的方法能得到连续光滑的拓扑构
会议
最近Schaedler et al.(Science 2011)提出一种新型的超轻微米尺度空心桁架结构,这种结构可以达到微米尺度,结构可控,节点连接完美,可以实现非常高的能量密度.通过优化结构的几何结构,尺寸,堆垛方式以及材料还可以进一步优化其吸能效率.通过把纳米流体填充到空心桁架结构中,可以提高整体结构能量吸收3倍以上.能量吸收增强来源于两方面:纳米流体对碰撞能量吸收;纳米流体对空心桁架结构失稳
会议
通过引入系统可靠度的概念,给出串联系统和并联系统的失效概率的信度和似真度的定义.针对串联系统和并联系统分别构造出相应的两层优化格式以判断焦元与系统失效域的相对位置,从而高效确定隶属于失效概率信度和似真度的焦元集合.
会议
研究一种适应反射镜CAD几何变化的新型加工支撑方法.首先建立非圆口径平面反射镜加工支撑状态的参数化布局优化模型.其次,针对工程中大量使用的筋-板式曲面反射镜,设计出适应其CAD模型变化的支撑转换结构.
会议
结构拓扑优化作为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交得越来越重要,对于产品设计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拓扑优化的研究仍主要局限于材料线性的范围,但实际的许多工程结构都会呈现出材料非线性响应,此时要得到更加符合实际的拓扑构型就有必要进行考虑材料非线性的拓扑优化研究.对考虑材料非线性的结构拓扑优化研究的进展作了比较详细的评述.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