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现实技术在建造中探索与思考

来源 :2020全国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混合现实技术渐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同时也影响着建筑领域的设计方法及建造方式.全机械化的智能建造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但受限于技术与设备,目前大多数的施工建造仍是采用传统、低技的方式.本文通过一次数字建构的实践过程,探索了混合现实技术如何辅助低技的建造手段,在短时间内更有效地控制建造的完成度及进度.并对今后一段时间内,混合现实技术在建造中的作用和意义进行了思考.
其他文献
长久以来,从空间形态到功能结构,从生态环境的营建到地理信息大数据的普及应用,城市设计的流程仍大多是以经济技术指标等静态数据为基准,针对特定设计目标的单向往复操作,设计方案的评价与优化缺乏动态即时的反馈.而基于实时模拟的动态数据分析和评价方法,有望改进设计流程,有效提高城市设计的评价与反馈效率,提升设计效果.本文在总结比较城市设计传统指标和相关信息数据的类别特征及其应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以Citie
城市新区开发已成为各大中城市缓解主城人口压力,吸引产业及人才的主要手段.新城城市形态多由自上而下的规划设计决定.因此,设计是否能顺应并有效利用场地环境要素,是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然而,城市设计也并非完全的客观推导,常需要融入一些主观设计意图.如何在主客观间进行修正权衡是设计成功的关键.本研究以某省会城市新城城市设计为例,展示一个以环境条件为依据的,整合主观客观输入条件的互动式的城市形态生
建筑平面功能布局设计是建筑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即通过合理组织建筑内部功能空间的布局,比例和连接方式来满足特定的功能需求.人工排布复杂的建筑多依赖建筑师的个人经验,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进行布局和调整.基于多智能体的建筑生成设计方法可以通过将功能布局关系转化为程序逻辑规则,通过快速迭代演绎来获取优化布局.但是,建筑设计中的主观要素难以通过生成设计方法表达.本研究以综合医院急诊部为例,提出一种全新的功能导
近年来,国内大型公建项目发展迅速,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内部空间结构体系也日趋复杂.因此,探讨如何科学客观地评价一个建筑的空间复杂程度是十分必要的,现阶段空间复杂度评价方法多是基于空间句法原理,采用基于密度或网格的传统算法对区域内可达性空间的分布特点进行计算,计算耗时较大且结果过于理想化.如常见的可见度图分析方法(VGA),利用光线直线传播原理,以视野可见性表征空间可达性,缺少考虑实际场景中人眼可
新冠病毒疫情对高校开学复课提出巨大挑战,其中公共教学楼作为复课后人流最为密集、最容易发生交叉感染的区域,将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地处岭南气候区,公共教学楼的设计采用底层架空形式,交通四通八达且没有固定的主要出入口将是管控的难点.传统的管理方式是基于经验判断、案例借鉴,很难对特定教学楼使用时的人流情况进行全面预测,其管控措施效果也往往难以预测.本文以华南理工大学34号楼为例,运用An
可视化交互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一直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筑应用技术的发展促使建筑设计逐渐形成基于BIM技术的正向设计模式,在这个模式中,现有的可视化交互技术显得非常局限,出现了设计构思与现实环境契合度不高、设计过程中信息表达不及时、各参与方沟通不全面等一系列问题.AR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是基于BIM技术的建筑设计可视化交互技术发展的新趋势,是实现设计过程和成果数字化展示的新方法.本文通过对可视化技术
在城市设计中需要考虑人主观因素的比重较大,但是主观因素又很难转换为定量的数据进行分析.设计出一种基于VR眼动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为设计师获取可靠的主观数据提供一套可行性强且廉价的解决方案.以喀什高台民居保护与设计项目为例,方法的实现和应用流程为;首先搭建虚拟现实场景,通过倾斜摄影、全景拍摄、建模等多种方式结合,搭建了高台民居现状的三维场景;然后根据设计团队的CAD模型搭建设计方案的三维场景;最后在
商业街道在城镇公共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外观形象构成了重要的视觉吸引力,能够吸引人们形成高品质和活跃的公共空间.然而传统的设计分析手段中,受现有评价工具的限制,在商业街道设计评价中鲜少关注视觉吸引力这一关键内容.鉴于此,本研究采用兼具客观性和实时性的眼动感知技术,构建了基于视觉吸引力的设计效果评价方法——通过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典型商业街道的虚拟场景,检测使用者置身其中时的眼动轨迹以及注视点数量
空间句法模型已被证实能用于分析街区尺度人行流量的分布,但对于建筑内采用视域模型会对其分析效果产生何种影响尚无明确定论.本文基于北京市新民菜市场的视频监控数据以及实地调研,应用空间句法软件对菜市场内部空间形态及不同时段下的人流分布等进行了量化的研究,并结合人流模拟和实测人行流量的对比,分析了人流分布受空间影响的程度.研究结果显示,线段模型下对菜市场内部人流分布的分析效果更佳.但无论是在线段模型还是视
高层公共建筑的疏散路线上的系列空间,既涵盖建筑构成的三维空间要素,又涉及整个疏散过程的四维时间因素,不仅受到法规条文的约束,还要考虑到人们使用的便捷.其设计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在传统教学中则无法展现出设计应用的全过程及其实施效果.因此,采用虚拟仿真技术,模拟灾难情况下人员的逃生方式,掌握疏散路线的临场使用状态,完成高层公共建筑疏散路线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