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地块中部的OBS探测与深部地壳结构特征

来源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八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i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详细介绍了在南沙地块中部开展海底地震仪(OBS)探测,获得的地块内部结构的丰富信息。同时本文参考同步采集的单道地震剖面、测线附近的多道地震剖面、区域地质地球物理资料,以及OBS数据本身的震相特征建立初始模型,利用RayInvr软件进行二维射线追踪和理论走时计算。利用正演模拟方法获得了沿测线的二维纵波速度结构模型。
其他文献
本研究使用了EHB目录1960~2006年P波到时记录,参考ak135模型,利用日本西南128°E~140°E,30°N~39°N范围内265个地震台站记录到的2076个地震事件,共计105852条P波初至到时,反演了西南日本地壳上地幔三维精细P波速度结构。层析成像结果表明,九州地区俯冲的菲律宾海板块以高速体为主大角度(大于60°)俯冲至九州岛弧下深度150~200km。高速的菲律宾海板块内部物质
本文在分析波阻抗、密度、波速、温度、盐度和压强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发现波阻抗与海水密度具有单调的变化关系,通过给定背景盐度场与压强场,利用波阻抗信息可以直接反演得到海水密度。地震海洋学方法能够提供更横向分辨率以及更多的海水物理性质信息。由于新的地震海洋学联合反演方法能够得到海水密度等数据,者对于海洋的运动学以及动力学研究提供了更进一步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方向。
本文分析了自组织神经网络的优点,并鉴于该网络的优点,采用其来进行海底底质的自动分类:提取特征矢量、构建神经网络,训练网络,输出分类结果。通过实例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的分类精度均高于传统的分类方法,错分现象显著减小,验证了该算法在海底底质分类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本文介绍了水体声学影像测量的原理,通过具体实例证明,高频水体声学影像,是观测和研究水体的有效手段,声纳、浅剖、多波束基本都具有这个选项功能。随着大家对水体观测的重视,目前国家海洋局和地调局有关单位已经或正在引进观测模块,在今后的多波束测量作业中,水体观测将成为常规的手段。
本文依据刘光鼎院士的块体构造理论,结合国内外对西太平洋海区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对海底地形地貌、地球物理场、构造演化、地壳年龄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菲律宾海板块进行了初步的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西沙地块发育在南海西北部大陆坡之上,位于印支板块、欧亚板块和南海的交汇处,其北临西沙海槽,东部是西北次海盆,东南为中沙海槽和中沙群岛,南面是西南次海盆,西面与中建海台相望。该区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其形成与发展主要与南海的多期扩张活动有关,记录了许多南海演化历史的重要信息。对该区进行地震探测,了解其地壳和上地幔结构对研究南海动力学及演化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南海北部陆坡水合物钻探区SH1(编号SH1 B-19P,孔隙率36%)。 SH2(编号SH2B-22C-CC孔隙率约为37%), SHS(编号SHSC-7R-1d,孔隙率44%)和SH7(编号SH7B-23R-1c,孔隙率33%)等4个沉积物样品的声学特性测试分析,研究天然气水合物在这些沉积物中形成过程中声学特性的变化,探讨温度、压力、水合物饱和度以及沉积物类型对声学特性的影响,为南海北部
本文通过噪音分析发现渤海地区环境噪音水平相对南海要高两个数量级,且主要是低频的噪音(<20Hz ),给OBS数据处理带来了巨大挑战;两条测线都在壳慢结合带的位置发现了不同尺度的速度扰动,证明存在着地幔物质对下地壳的底侵和改造;新生代隆起区与下地壳的变形区对应并控制了沉积基底的分布,是深部控制浅部的表现;郑庐断裂带、张家口-蓬莱断裂带附近莫霍面出现起伏或速度横向上明显的变化,表明其是深部物质上涌的通
本文针对海洋地震中随机变化最大的特殊噪音—大船机械噪音、鱼群噪音、雷电噪音和涌浪噪音利用统计方法对噪声进行参数估计,求取噪音的均值、方差、自相关、频谱、功率谱和高阶统计量。并在时域和频域、频域波数域、空间域和i-P域等变换域,对含噪信号进行局部化分析,总结特殊噪音在变化域的特定分布规律,对特殊噪声的形成机制和表现形式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利于对滤波方法的选择和滤波参数的设计。
MTDs是重力流作用下的沉积体系,经历了滑动、滑塌和碎屑流沉积的作用过程。在滑动之前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当沉积体强度逐渐降低或斜坡内部剪应力不断增加时,海底稳定性受到破坏。首先在某一部分因抗剪强度小于剪应力而首先变形,产生微小的滑动,之后变形逐渐发展,直至斜坡面出现断续的拉张断裂。随着断裂规模的增大,其它因素所起的祸合作用越来越明显,致使变形加剧,最后造成沉积物体的整体破坏而形成MTDs。MT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