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课是我国国民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技能、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重要途径。随着国家对学生体质健康以及学校体育的重视程度加强,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也随之加深。而体育课负荷量是体育课的基础,制定合理的运动量是上好体育课的基本要求,如果运动量过小,无法有效地满足学生机体新陈代谢,也不能有效地动员内脏器官的潜力,达不到锻炼的效果。反之,如果运动量过大,则容易产生运动性疲劳,使得机体产生代谢紊乱,严重者可致运动损伤或运动性猝死等情况发生,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只有合理的运动量才能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生长发育,提高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研究首先对体育课运动量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得出我国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体育课运动量设计与安排方面研究和不同运动量对学生机体反应机制研究这两大方面。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科技可穿戴设备逐渐投入到大众健身行业中,尤其是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应用更加普遍,在运动监控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制约体育锻炼过程中的一些不利因素也随之得到了改善。本研究旨在如何促进体育课运动量合理化监控,改善制约体育课实施过程中的一些不利因素,提高体育课对学生的锻炼效果。研究采用文献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高科技可穿戴设备能否有效的促进体育课运动量合理化监控进行分析和推理。得出结论:(1)高科技可穿戴设备在体育课实施过程中能够对学生各项生理基础机能(如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体温、卡路里和出汗程度等)进行实时监控,同时还可以对运动时速、学生动作、运动强度和运动量记录等进行实时监控,可尽可能的避免学生在体育课锻炼过程中发生教学事故(如学生过度疲劳、运动损伤和运动性猝死等)。(2)运用高科技可穿戴设备对体育课进行监控,可以改变学生运动量不足以及安排不合理等情况发生,在监控下,不同的运动项目采用不同的运动强度和运动持续时间,同时还可以避免因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运动量安排上的不足。(3)高科技可穿戴设备的一些娱乐功能可以改善学生运动过程中的枯燥现象,提高学生锻炼积极性。(4)不足之处在于高科技可穿戴设备价格昂贵,尤其是越高精尖的设备价格就越贵,对学生和学校来说负担较大。研究展望:(1)国家和学校应加大力度投入和重视,逐渐普及高科技可穿戴设备对体育课监控,改善体育课锻炼过程中的不足。(2)加大对高科技可穿戴设备的研发力度,完善和精细设备功能及降低设备价格。(3)教师和学生也应充分利用高科技可穿戴设备的优势,提高锻炼效果和学生对运动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