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单纯针刺和电针对急性脊髓损伤(SCI)大鼠的脊髓组织保护作用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采用MASCIS Impactor计算机程控下精确打击制作大鼠SCI模型,选择单纯针刺和电针等方法干预,利用BBB行为评分观察SCI大鼠后肢关节活动、负重、爬行及躯体平衡能力;通过HE染色、尼氏染色等方法观察SCI组织的显微镜下病理形态改变;TUNEL检测损SCI组织细胞凋亡情况;从而分析单纯针刺和电针干预对
【机 构】
: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康复医学科,武汉,430071;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中心,温州,32502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单纯针刺和电针对急性脊髓损伤(SCI)大鼠的脊髓组织保护作用是否存在差异.
方法:采用MASCIS Impactor计算机程控下精确打击制作大鼠SCI模型,选择单纯针刺和电针等方法干预,利用BBB行为评分观察SCI大鼠后肢关节活动、负重、爬行及躯体平衡能力;通过HE染色、尼氏染色等方法观察SCI组织的显微镜下病理形态改变;TUNEL检测损SCI组织细胞凋亡情况;从而分析单纯针刺和电针干预对SCI早期生理病理和功能的影响.
结果:单纯针刺和电针等在SCI急性期治疗后,BBB评分显示各组在急性期的评分变化很微弱;然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运动能力有所提高.HE染色和尼氏体染色显示假手术组脊髓及神经细胞结构完整,模型组损伤组织周围可见渗出、坏死与水肿,神经元形态显示不规则;单纯针刺和电针等治疗组的神经元的损伤范围介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之间.TUNEL显示,模型组大量TUNEL阳性细胞广泛分布于灰质及白质,三组治疗组中TUNEL阳性细胞数量显著下降,细胞凋亡减少,尤其电针组显著.
结论:单纯针刺和电针均减轻大鼠SCI所致急性损伤,保护脊髓组织,减少SCI后细胞凋亡;其中尤其电针减少的作用较强,且提高早期微弱的运动能力.
其他文献
Purpose:To assess pharmacokinetics,pharmacodynamics,tolerability and safety of oral medication of Qishe Pill in healthy Chinese subjects.To describe the 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 profile of Qishe Pil
目的:观察粗针平刺神道穴及传统针刺对不同病程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随机分成粗针组和传统组,分别在西药口服的基础上进行治疗,2个疗程后,通过观察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及面部症状改良Portmann临床简易评分法(RPA)等指标的变化,进行疗效比较研究.结果:粗针组的疗效、治疗后H-B分级及RPA积分变化等均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偏头痛是一种周期性反复发作的疾患,针刺治疗疗效确切,本文从镇痛机制、神经源性炎性反应、血液流变学及自主神经干预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偏头痛的发作机理研究以及针刺治疗机理的研究进展,并认为今后可针对干预自主神经系统方面进行研究.笔者认为对于偏头痛的针刺干预机制,下丘脑及自主神经系统的研究可能是突破点,此研究也可能开拓探讨针刺治疗疾病的新方向,对于进一步研究古典针法“烧山火”、“透天凉”作用途径(包括减缓感
目的:评价针刺"安神六穴"配合"四关穴"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调神组64例采用"安神六穴"配合"四关穴"治疗,常规针刺组64例参考石学敏主编的《针灸治疗学》中偏头痛治疗取穴.患者每次治疗30分钟,一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4周.两组均在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采集指标,在疗程结束后3个月进行随访,观察NRS评分、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头痛程度、伴随症
目的:探讨经筋排刺电针治疗中风后肩痛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经筋排刺组和常规针刺组,主要观察治疗前后简明麦吉尔疼痛量表评分、血清IL-6、TNF-a及NO水平.结果:经筋排刺电针治疗和常规针灸治疗中风后肩痛,在简明麦吉尔疼痛量表评分、血清IL-6、TNF-a、NO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经筋排刺电针治疗较常规针灸治疗下降的水平更加显著.结论:经筋排刺电针中风肩痛的作用机制可能降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设计,70例受试者分为针刺组(34例)和西药组(36例),针刺组给予6周的针刺治疗,西药组采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联合西替利嗪片进行治疗,分别记录治疗前、治疗3周、治疗6周后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及变化情况,同时观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3周、6周后喷嚏、流涕、鼻塞、鼻痒、眼痒、鼻甲等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
归纳《黄帝内经》中的皮部理论及相关针刺方法,探讨刺皮针法的临床应用规律,提出"刺皮针法"这一概念,有助于临床针灸医师寻找到一种简单易行、疗效显著的针刺方法.刺皮针法阐述了五脏肺与五体皮的内外对应关系,认为肺脏疾病可外达于皮部,而针刺皮部可调节肺脏相关疾病:对于热病初期起,外邪在表者,病位在肺卫者,可通过刺皮针法达到宣泄皮毛部的邪气以宣肺气。因此刺皮针法可治疗风寒束表、发热、咳喘等和肺脏有关的疾病以
在特定穴的选择上,头面部交会穴因能扩大治疗范围,使用频率较高,阿是穴(扳机点)往往为神经异常冲动的起搏点/传导点,同为治疗重点。毫针针刺是临床运用最为广泛的方法,因其刺法灵活多变、安全性高,在临床上广泛用于发作期及间歇期治疗。三叉神经痛是针灸临床常见多发病,临床治疗方法多样,方剑乔教授结合自己数十年临床经验与疾病特点提出选穴重局部、当分期辨证临床择法、重用镇痛要穴等治疗原则,临床疗效卓越,能够起到
腰腿痛是一种常见病,是令骨科医师困惑的难题之一,因腰腿痛症状可反复发作,对患者生活和工作影响很大.在21世纪各种高精技术引领临床的今天,虽然影像学诊断方面CR、DR、CT、MRI等不断更新,但切不可片面地根据影像学结果来决定治疗,一定要结合患者病史、症状和体症综合考虑.根据循证医学,新技术要成为真正的主流方向,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运用四维银质针温通法,治愈了大量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腰腿痛患者
归纳《黄帝内经》中有关五脏刺及针刺手法的理论,并探讨五体针法的临床应用规律;在温习文献、汲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归纳五体针法的主治及针刺特点,有助于临床针灸医师寻找到一种简单易行、疗效显著的针刺方法.本文讲述了《内经》五体针法的理论基础,总结了五体针法的主治,分析了五体针法选穴原则,在疾病传变进程中,留驻于皮脉肉筋骨的病变可内应于相对应的脏腑,如皮之病可内应于肺,脉之病可内应于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