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主要通过解读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和陆象山《白鹿洞书院论语讲义》二篇文献,从道统、学统与政统关系的角度来揭示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核心内容与制度,并延伸考察现代中国教育的一些主要的问题,并从传统的书院教育中获得对促进现代教育发展的某些启迪。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通过解读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和陆象山《白鹿洞书院论语讲义》二篇文献,从道统、学统与政统关系的角度来揭示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核心内容与制度,并延伸考察现代中国教育的一些主要的问题,并从传统的书院教育中获得对促进现代教育发展的某些启迪。
其他文献
在全球化以及中国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国人的安身立命问题急需得到解决。安身立命解决的是中国人生存生活生命的根本依托的问题,包含着天地、历史和自我三重纬度。因此,安身立命之处即是天道、家国和个人德性三者交织而形成的坐标。这种建立在中国文化传统以及中华民族社会和心理基础上的安身立命之处,可突破自我的有限性而扩展、丰富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旨在对代表朝鲜后期性理学的湖洛论辩焦点中备受关注的巍岩李柬(1677~1727)的思想,从修养论的角度进行再度探讨。本文还针对湖洛论辩与自我涵养的相关性以及论辩所追求的人格陶冶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The change of causality had crucial func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Xiong Shi-lisnew mere-Consciousness-theory. The change of causality was from thinking questions. XiongShili had been puzzled by the
目前学界对宋代儒学的从多元到一元的发展多有关注,但多集中于蜀学、洛学、朔学、浙学等之间的互动。宋代孤本《诸儒鸣道》则为我们提供了一批鲜为人知的,具有代表性的儒者个案。他们在心性说、易学观、道统论、与儒佛关系等问题上有助于深化我们对宋代儒学多元性的了解。本文就《诸儒鸣道》中收录的潘殖的《忘筌集》、司马光的《迂书》等朔学代表、江公望的《心性说》、刘子翚《圣传论》等文章展开了探讨。
文章从“亲亲之情”、视听言动皆有礼、“下学而上达”三方面阐述如何在诵读儒家经典中涵养心性。儒家经典中倡导的人伦日用之道有着人性的基础,在当今社会中也有着实践的空间,只要在读经的过程中不止停留在口耳讲说的层面,而是结合实际生活身体力行,就有可能达到涵养心性,成就美好人格,进而成就社会的功效。
儒家学说不仅包括治国安邦之道,而且包括安身立命之道。安身立命的问题,实际上是如何看待处理义与命的关系问题,也就是对个人的人生遭际有正确的认识,从而乐天知命。儒家或儒者的安身立命之道,就是独善其身,修身养性,终身不二,以道德安身立命。具体来说,怎样才算达到了安身立命?第一,知命、立命的人生定见。第二,独善其身的道德追求。第三,安之若素的行为方式。第四,心安情乐的精神状态。何以能安身立命?第一,德者得
现阶段,在文化层面,至少存在三种形态,即国家意识形态、精英文化、平民文化。精英文化是知识分子阶层中的人文科技知识分子创造、传播和分享的文化,精神上与以儒家为主的中国传统的士大夫文化一脉相承,承担着教化大众、导范社会价值的功能。本文旨在通过精英文化与平民文化的现实共生机制使仁爱、孝悌等国家意识形态化、平民化。
笔者通过对秦王朝“以法为教”和汉初行“不言之教”的分析,导出的主旨话题就是: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大兴礼乐教化,最终促成了儒教的形成,并从根本上奠定的中国2000年君主专制社会政教关系的基础。
文章通过回顾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指出其固有逻辑为以力动变化性把握现实,而不以静止或固定不变状态看问题,也因此,中国才能从鸦片战争中走出来,从文化大革命中走出来,从而实现改革开放。而公共哲学即是让学问在一种互动状态中进行,到达一种动能的自足性完成,使人人参与经济发展。笔者为此提出理论建议,将《大学》的八条目改为九条目。
本文主要讨论关于中国古代精神修养学的有关问题以及先秦儒家、道家精神修养学问题。首先,阐述为什么提出精神修养学的问题?主要基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的新的立场和中国古代哲学研究的现实意义。其次,说明精神修养学与修身、心性修养、人生哲学、养生学、心理学的区别。再次,讨论了关于精神修养的解释。儒家的修身、道家的修道、佛家的修佛都是具体个体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使自己呈现和体证天、天理(道、德;佛性、实相)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