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穿支供血区急性腔隙性脑梗死(LI)的病灶形态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及30天功能预后的联系.方法 连续收集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大脑中动脉穿支供血区急性LI患者145例.根据病灶在MRI弥散加权成像上的形态特征,将入组患者分为2组:规则病灶组95例和不规则病灶组50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入院72h内复评NIHSS评分最高分较入院时增加≧2分定义为END.以30天的改良Rankin量表(mRS)反映患者早期的临床功能预后,O≦mRS≦2为预后良好,mRS≧3为预后不良.结果 145例患者中,规则病灶组和不规则病灶组间比较,入院收缩压、基线NIHSS评分、病灶直径以及END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7 (18.62%)例患者在住院72h内诊断为END,31 (21.4%)例患者在卒中30天后表现为不良预后.单因素分析表明,不规则病灶、病灶直径、入院收缩压和基线NIHSS评分与END显著相关(P<0.05),而不规则病灶、END、基线NIHSS评分、入院收缩压及病灶直径则与30天的不良功能预后显著相关(P<0.05).校正混杂因素,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不规则病灶(OR 3.949,95% CI1.331-11.716,P=0.013)是END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基线NIHSS评分(OR 2.211,95% Cl1.473-3.319,P=0.007)和END (OR 6.136,95% Cl 3.043-12.428,P=0.001)则是患者30天不良功能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穿支供血区病灶不规则的急性LI患者住院期间易于发生END,并且短期功能预后表现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