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普及,使得微信成为新的强大社交工具,微信对人们交往的影响越来越深刻.美国重返亚太后,我国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因互联网的新发展而日趋激烈,必将对研究生思想教育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带来新机遇和新挑战.本文在分析新媒体特征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新媒体的教育功能,从南华大学药学与生物科学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微信平台“药生云支部”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出发,探索开创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出 处】
:
2017年湖南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学术年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普及,使得微信成为新的强大社交工具,微信对人们交往的影响越来越深刻.美国重返亚太后,我国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因互联网的新发展而日趋激烈,必将对研究生思想教育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带来新机遇和新挑战.本文在分析新媒体特征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新媒体的教育功能,从南华大学药学与生物科学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微信平台“药生云支部”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出发,探索开创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南华大学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探索了“4+1+2”的培养模式,建议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应以“高素质”和“应用型”为核心制定培养计划和考核方法.
探讨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培训并轨后培养方案,为今后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参考.方法:详细分析目前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优势和缺陷,提出阶段衔接的序贯式培养方案.序贯式培养方案从研究生入学进入临床科室开始,共分为六个阶段,每个阶段相对独立,有具体的任务和考核指标,相对量化,前后衔接,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的基础,涵盖了传统和创新的教学模式.序贯式培养方案可操作性强,适用于各种水平的学生
2015年起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培养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进行.作为医学院校的非直属附属医院,海南省人民医院于2015年开始实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双轨制培养,在新的培养模式下进行了两年多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从更新认识、严格制度、技能培训、强化师资等方面进行总结,共同探讨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核心要求之一是找准人才培养争行业需求的结合点,将专业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关联起来,这其中的必由之路是通过提升学生的智能技能,从而真正提高他们的实务能力.对目前法学院实训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是改善和提高法律硕士生思考论证和逻辑分析能力的重要途径,这种课程改革的设计包括将实案材料引入教材、专项训练、综合训练等.
为进一步提升南华大学MBA教学管理水平,为社会输送高质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文章首先阐述了南华大学MBA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即创新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式,创新教师队伍.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符合国家、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是关键环节,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研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试图在充分了解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查找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要求和趋势,提出适合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实践教学改革措施,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有效
本项目对湖南省23所研究生培养单位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生教育总体满意度偏高,其中导师满意度最高,课程满意度最低;不同背景特征研究生对总体及各维度的满意程度均有差异.通过回归分析中各维度对总体满意程度的影响发现:科研与课程的影响力较大,服务管理与人际关系的影响作用较小.综合来看,课程和科研是影响大但满意度低的因素,应给予重视.
近年来,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从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数量在整体研究生教育结构中占越来越大的比重.数量增长与质量提高是一对永恒的矛盾,如何做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提高培养质量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以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从学生和学校两个方面进行调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的因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培养高质量专业学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发展,“网红”已成为互联网空间里高度活跃的群体,对高校研究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积极适应时代变化,吸收“网红”思维特征和传播经验,因势而新,因势利导,培育一批校园正能量“网红”队伍,充分发挥“网红”资源的建设性作用,打造“网红”传播阵地,熔铸“网红”文化,注重“网红”舆论引导,探索新途径,促进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
隐性教育是高校开展研究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精心设计校园景观营造浓厚的“隐性”育人环境,借助新媒体实现生态文明教育的隐性教育功能,发挥高校环保社团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渗透功能,发挥教师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隐性作用,对于促进研究生生态文明观的形成以及加强研究生生态文明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