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观察分析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度呼吸衰竭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住院治疗的35例重度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在不同时段:无创通气治疗前(A组)、治疗12小时(B组)、1天(C组)、3天(D组)、5天(E组)观察患者呼吸频率(RR)、心率(HR)及血气分析PH、PaCO2、PaO2的变化.
【机 构】
: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272111
【出 处】
: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分析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度呼吸衰竭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住院治疗的35例重度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在不同时段:无创通气治疗前(A组)、治疗12小时(B组)、1天(C组)、3天(D组)、5天(E组)观察患者呼吸频率(RR)、心率(HR)及血气分析PH、PaCO2、PaO2的变化.
其他文献
患者男性,19岁,主因发热伴咳嗽、咳痰10天于2011年1月23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0天受凉后出现寒战、高热,体温最高40℃,伴咳嗽、咳痰,痰为少量白色粘痰,伴肌肉关节酸痛,无鼻塞、流涕,就诊于社区门诊,予青霉素800万单位静点每天2次、解热镇痛药物对症治疗(未应用激素),治疗1周病情无好转,仍然发热,出现神志淡漠、恶心、呕吐,转上级医院治疗,胸片示"左下支气管肺炎",白细胞5.8×109/L,中
目的 讨多巴胺与泌乳素分泌及内皮功能、组织氧合关系.方法 较30例低剂量多巴胺治疗的心衰患者及32例常规抗心衰治疗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清泌乳素(PRL)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变化.结果 巴胺组治疗前后NO、ET、PRL均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治疗前后NO、PRL、PaO2、PaCO2、SaO2%有显著差异.
目的 观察纤维支气管镜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COPD患者应用时的检查治疗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收录我院ICU病房2009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55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COPD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对检查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进行监测,包括平均动脉压、经皮血氧饱和度、心率变化.动脉血气:氧和指数,二氧化碳分压,呼吸力学的呼吸系统顺应性,气道阻力的变化.
目的 探讨在输液引起渗漏后使用透明贴治疗的效果及方法.方法 2012年6月-2013年5月在我呼吸科住院期间发生输液渗漏36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8例,平均年龄80岁;对照组8例,平均年龄85岁.两组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对两组病人皮肤肿胀疼痛情况进行比较,两组采用的治疗分别为:实验组:使用康惠尔透明贴,将肿胀部位皮肤用灭菌注射用水清洗干净,待干后将透明贴平整贴于肿胀部位,在透明贴表面任何一角
当患者有意识障碍时插胃管不能配合吞咽,且时常有屏气动作,造成胃管置管困难,加上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的气管套管对气管内壁的推压作用间接压迫食道壁,造成食道管腔狭小,使胃管难以插入,称为难置性胃管[1].而鼻饲管注食是ICU患者的肠内营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提高置管的成功率,2010年12月—2013年2月我科对37例危重症患者在使用常规方法置入胃管失败后,使用便携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插胃管,取得很好的效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张力性气胸合并急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方法 分析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抢救的2例张力性气胸的临床资料和救治经过,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结果 1)两例均有慢性肺部疾病病史;2)发生气胸后病情进展迅速,在20-40分钟内发生窒息,SPO2急剧降至40%以下;3)在用呼吸气囊人工通气抢救后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救治,效果显著.
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与经皮气管切开术相比较,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出血少、手术并发症少等优点,该技术在我院开展以来,治疗4例危急症患者,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只要掌握好适应症及操作要点,操作非常安全,适宜向基层医院推广使用,现将治疗体会与大家分享.
目的 分析床旁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在我院收治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危重病患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总结4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患33次床旁纤支镜检查的应用情况,观察其在肺部病变辅助治疗方面的作用,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的 通过观察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AECOPD合并重度Ⅱ型呼衰的临床疗效,评价无创通气治疗在重度Ⅱ型呼衰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经鼻或面罩BiPAP无创呼吸机对32例AECOPD合并重度Ⅱ型呼衰的患者进行无创通气,分别监测治疗前、治疗后1h、4h及24h血气分析变化,APACHEⅡ评分及并发症.
目的 运用品管圈,建立有效沟通机制方法 搜集资料,发现问题,然后找到解决办法.结果 品管圈活动在重症护理工作开展,有效可行.结论 在重症监护室这样一个特殊的场所,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护理风险意识,结合工作特点,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以强化对于护理风险的有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