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大学图书馆金石碑帖拓本收藏纪略

来源 :北京大学图书馆第十二届五四科学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in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0年代,燕京大学图书馆依靠充足的经费保障和燕大学人的努力搜访,在短短十年内收集到大批金石碑帖拓本,在整理编目方面也取得很大成就,推动了燕大学术事业的进步.但这一切因太平洋战争爆发而被迫中止,此后未能再续辉煌.本文结合上述背景,对燕大图书馆藏拓的来源与经费保障、收藏数量、特色和编日历史及相关学人予以梳理介绍.
其他文献
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古籍约150万册,这其中包含对至今仍在不断编目整理的未编古籍的估算.未编古籍是北大图书馆古籍收藏中很特殊的部分.这些书在历史上由多种原因、多个头绪形成,在整理过程中又经历多次搬迂、各种变动,形成各个时期的整理特点.论文通过采访前辈老馆员,挖掘各方面线索,梳理出未编古籍六十多年来的整理历程,以期藉此反思历史,总结经验,更好地开展馆藏未编古籍的整理工作.
该文配合馆史主题,回顾北京大学图书馆多媒体部20多年的发展历史,从最早的视听缩微阅览室、语音室,到后来的视听阅览部、再到2006年前后华丽转型为新型多媒体服务的示范、最后随着新一轮变革又重新融入大流通大阅览体系,共同实现着图书馆面向大学的学习支撑,可算是一个完美的轮回.由于多媒体介质的特殊性,这个部门和相关的服务总是烙印着时代和技术发展的痕迹,从中也可窥见图书馆不断变革发展的轨迹和历程.
本文通过对2000年至2014年十五年来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图书面临的内外环境变化分析,对中文图书建设的方式、内容、共建共享体系等方面的成就进行梳理,指出存在的问题,对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以探讨数字环境下中文图书的建设方向.
文章对《北京大学图书馆藏胡适未刊书信日记》中涉及抗战期间北大南迁、长沙临时大学、昆明、蒙自西南联大等史料进行了梳理和揭示.
信息时代新形式的学术交流环境下,学者需要通过个人站点来全面展示自己,吸引学术交流,扩大学术影响力.本文基于OpenScholar开源软件,在对比分析国内外典型学者站点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北京大学学者主页系统,该系统能方便地帮助学者实现一个丰富的、易于维护的、方便迁移的个人站点.
发现系统是近年来备爱国内外图书馆关注的新的信息资源整合平台.图书馆利用e读学术资源发现系统,可以将本馆纸电资源整合在同一个元数据仓储中供读者检索,并充分利用CALIS的馆际互借系统、资源调度系统,实现馆购资源直接获取全文,外馆资源通过文献传递获取全文.同时,利用CALIS UES系统可以实现馆藏数据与e读数据的同步.另一方面,利用e读API,还可大幅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能力.
介绍国内外研究数据管理服务,以开源系统Dataverse为例呈现研究数据管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系统架构、数据管理、权限控制、用户管理、检索服务、在线分析功能等.基于Dataverse构建了北京大学开放研究数据服务平台,并在用户管理、登陆认证、DOI注册、使用统计、双语界面等方面做了功能增加、改造,为北京大学提供了研究数据存放、发布、共享平台.
机构知识库是开放获取的重要模式之一.本文对代表性高校的机构知识库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调查发现排名靠前的高校大多数开展了机构知识库的建设,国内机构知识库的建设起步晚但发展迅速,首页美观但二级三级页面内容质量有待提高,数据量大但更新较慢,建议争取高校政策支持,多加宣传推广,提高科研人员认识等,以期对其建设起到一定启示作用.
Opensholar是由哈佛大学在drupal框架之上开发的高度定制化开源系统.本文简要介绍OpenScholar安装过程,并阐述OpenScholar基于需要进行定制化开发的两项应用.
电子资源访问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电子资源使用监控与统计系统应用的重要基础,对电子资源使用监控与统计系统的数据质量进行评估,有助于对数据质量进行合理评价和改进.文章分析数据质量评估的内容、指标和难点,对数据质量评估的三种主要方法进行介绍,结合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实践对其作用和局限进行探讨,并总结出数据质量评估模型.基于北大图书馆的评估结果,提出对电子资源使用监控与统计系统应用的启示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