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帝内经》所载以“少腹热而痛,出白”为主症的疾病,在古人看来是因为蛊虫噬咬、精气消蚀所致,故以“蛊”名之.这是古医家在审证求因基础上,以病因命名的疾病,不当附会为任何一种具体的体内寄生虫病.《黄帝内经》中的“痔”并非因“峙突”之意而名之,《释名》“虫食致痔”之说当是古医家对痔病的早期认识.痔之名义极有可能源于蚩虫之“蚩”,古医家或是据生于后阴之处的疮疡有出血之症,联想到虫食之因,进而据“蚩”有“虫”义而立痔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