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验建筑与西方概念艺术--文化迁变的案例分析

来源 :2017第七届世界建筑史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ddqqqq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150多年来,西方文化对中国产生了重要影响,今天熟悉的很多概念都来自于西方.这些被引进的概念是不是被原样复制到了中国?还是产生了变化?它的引进是否出于偶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在1980年代成长起来的中国实验建筑师为这些有关文化迁变的问题提供了典型案例.他们吸取了西方概念艺术中的两个代表性倾向,其中包括“语言哲学”(以Joseph Kosuth为代表)和“身体与空间/时间”的关系(以Bruce Newman为代表).本文通过展示西方艺术家和中国实验建筑师的作品,来验证西方文化思想引进的非偶然性、接纳动机与思想源背景的差异,从而发现中国实验建筑师对重新建立中国建筑文化(文化身份)的愿望.同时,被重塑的“中国建筑文化”也成为与西方文化的连接点,促使后者深入人心.
其他文献
南粤古道是历史上岭南人的生命线和发展路径;南粤古村是岭南人繁衍生息的聚落和根脉;南粤绿道是现代城乡旅游休闲生活的纽带.这三者是岭南人生产生活发展变迁的载体和重要见证,互为依存.本文通过对岭南古道.古村.绿道的历史演变和价值特色梳理,分析三者脉络走向和选线布点上的空间依存关系,进而借鉴欧美文化线路理论,试图构建南粤古道古村绿道间互动发展的文化廊道,并以韶关地区古道沿线的石塘古村为例,探讨三者互动共赢
艺术,是一种率性,也包含着凝重,非惟形而实,亦为实而虚.描摹生命,呼吸自然,在水、色、线、光中框图深景,传递空间意境.绘画艺术在远古和现代都传递着空间的精神意义.远古时代,希伯来民族在神旨下建造会幕(即后来耶路撒冷之圣殿原型),各种材料的运用和织线的色彩,都包含了特殊的意义,表达了神谕的精意.中世纪时期,教堂建筑更大量融合绘画来传达空间的叙事.现代,蒙特里安的色彩构成,一定程度推动了现代建筑平面型
“苗学”研究渐成显学的今天,针对清代甚至更早的苗民生活状况与建筑场景信息的系统整理与研究却较为缺失,在“华夷之辨”的激荡时代,苗族聚居空间屡次被压缩,苗疆呈现大量“弹性边界”和“孔洞”,民族交际也因之猛然频繁,这使得今日所见苗族支系生存脉络不清,也导致今日学者针对苗族民居的田野调查大多得到“东部苗居混于土家、中部苗居近于壮侗”的初步结论.因此对原生于那个关键时期、又经传抄150余年的《百苗图》民族
东西方建筑的形式、特征因不同的地域、自然及文化土壤的孕育而风格迥异,其建筑装饰也丰富多彩.本文以路易斯·康提出的“节点是装饰的起源”反观西方建筑发展的各个阶段,探寻其各阶段建筑中普遍注重的节点装饰性.再以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性元素“斗栱”引起的功能形式之争为切入点,通过其从结构构件到装饰节点演化的过程,试论其本身具有的装饰性属性.最后以中国传统建筑三段式划分形成的另一个节点——“柱础”的起源及其向装
一般观点认为在人文主义建筑理论中,数学原则及其抽象特征作为超越性宇宙论的最本质形式,既是文艺复兴建筑理论赖以建构的坚实基础,也是古典主义复杂表象中所蕴含的最本质秩序.新柏拉图主义为之提供了形而上学基础.阿尔伯蒂也被认为借此奠定古典主义建筑理论的所有重要关切.然而该语境下,建筑理论化首先需要回应的,就是柏拉图的双重模仿说,对特定造物技术的贬低.所导致的关键问题,在于建筑怎样看待其物质有限性,以及如何
“建筑意”是中国建筑艺术研究中的一个创造性思想,其意涵主要体现设计者除了能够掌握对建筑功能技术处理与驾驭的能力外,从设计伊始的意境酝酿、超高的形象思维,直至创造出良好的空间组织形式和完美的艺术形象等一系列创意思想.本文在文献梳理及调研收资的基础上,对云南宗祠“建筑意”的美学价值进行重新的解读阐释,以审美意识来分析挖掘祠堂建筑的空间意涵,总结宗祠建筑空间构成及其美学的特殊表现,有助于对“建筑意”的拓
“画意”指的是绘画的意境或旨意,常与诗情并用;而“建筑意”被认为有超乎“诗与画”的意存在,其环境的人格化体现以及多重的象征性意味能唤起不确定的表象,因此“建筑意”多了一种庞杂却真实的蕴涵.顽石成金或朽木生花,是经过大匠的雕琢与时间的洗礼,是建筑的旨意;其对世态变迁、盛衰兴废、家长里短的记载是建筑的情意.本文基于比较艺术学,研究画意与建筑意的异同关系,从而更进一步了解建筑史与美术史之间“万物并育”的
发轫于18世纪晚期的西方现代艺术,彻底颠覆了传统艺术的美学观念.尤其在立体主义之后,各种现代主义艺术思想纷纷涌现,并逐步走向了对抽象形式的表现,为现代主义建筑奠定了坚实的美学基础,也在不同层面对现代建筑产生了复杂的影响.而现代建筑设计所涉及的一些建筑学的基本问题,又与建筑教育密切相关,并直接体现在包豪斯的基础教学之中.本文在分析现代艺术所确立的新的美学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几何抽象艺术与现代建筑的关
以杨廷宝、童寯、陈植、梁思成等为代表的第一代建筑师为中国建筑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细腻、精美的建筑作品往往将中西经典设计相糅合,是中国建筑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他们的美术修养也十分深厚,如:杨廷宝毕生作画不辍,创作了大量美术作品;童寯炭画、铅笔画、水彩画无所不能.在艺术天才云集的宾夕法尼亚大学,他们接受了巴黎美术学院体系(布扎体系)的训练,特别是建筑系美术课导师道森(George Walter
1967年,迈克尔·弗雷德在“艺术与物性”一文中论述到,当极简主义艺术家在克莱蒙特·格林伯格的影响下将艺术本质还原为物性时,艺术品作为媒介的作用便完全消失了.最终,极简主义艺术建构出一种由人、作品和展场共同组成的空洞的场域.这一论断与当代“物体导向存在论”对20世纪90年代产生的建筑场域思想的批判十分相似.因此,为了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场域理论与物体导向存在论之间的对立关系,笔者在中国美术学院数字化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