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建筑遗产核心价值与保护修缮--以永泰庄寨为例

来源 :第三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生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19900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永秦庄寨是闽东地区乡土建筑的代表,其建筑特征、文化特征和宗族传承等反映了文化与建筑技艺的传承、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有较高的遗产价值.当前庄寨普遍面临着人口外迁、年久失修的状况,本文基于长期大量的实地调查,总结了永泰庄寨建筑的核心价值,对其建筑主要病害进行评估,并提出庄寨的修缮保护应基于其核心价值,即整体空间格局的保留,防御特征的延续,以及传统材料和工艺的传承等.
其他文献
近代上海的人物雕塑属于纪念性雕塑,它们与特定的公共空间相结合,产生特殊的空间意象,传承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本文以李平书铜像为例,细述其空间变迁的经历,从铸造者、竖立者、
亲王府作为王府建筑等级制度中等级最高的一种建筑形制,其在保护过程中有着自身的特点.本文通过了解阿拉善历史信息,分析阿拉善亲王府的建筑结构特色以及亲王府建筑在不同时
尽管盟国在1945/46年处理战后回迁德国的德意志难民时,曾明确要求避免出现来自同一地区的难民人口聚集,但在实际安置过程中,德国地方行政当局很难规避这一点——在巴伐利亚,
传统社会的乡村治理与文化传承很大程度上依靠地方士绅群体,现代社会的村落复兴与乡村精英有着密切关系,他们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参与到村落的经济建设、公益活动、文化传承等方
文化记忆是社会的超长期记忆,是理解历史的极佳切入点,同时城市规划、城市建设都离不开文化的传承这一主题,建筑是城市文化的载体,是城市文化抽象概念的具体空间形态上的呈现
在过去的几十年,全球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的城市化.同时,PM2.5污染加重,并成为大多数国家主要的社会问题.城市化转变了城乡地域系统内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这必然改变PM2.5污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特别注重城市历史保护.本文以1934年建成使用纽约“高线”(High Line,高架铁路)到1980年代“高线”停运,再到2006
在绍兴市冢斜村田野调查基础上,讨论了传统村落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村落整体性和活态保护,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村落发展相协调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冢斜村
传统聚落在特定的环境和历史背景下,形成了其特有的防御形式,以及相应的防御空间体系.后农业时代以来,堡寨聚落作为一种典型的防御型聚落,正出于极度的衰落之中,防御空间体系
向东穿过流浪汉成堆的奥伯鲍姆桥(Oberbaumbrücke),左转沿施普雷河岸即是柏林墙东边画廊.柏林墙这种以涂鸦为媒介的绘画,最早可以追溯到1982年西德艺术家埃尔斯纳(Elsner)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