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竭运动对大鼠心脏传导系统超级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通道电流与亚型的影响及其在运动性心律失常发生中的作用

来源 :2012年中国运动生理生化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ch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力竭运动对大鼠窦房结超级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通道亚基HCN1、HCN2、HCN4 mRNA表达及通道电流密度的影响,为运动性心律失常发生机制探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80只,8周龄,体重220 ±8g,共分9组,每组20只,包括安静对照组1组、一次力竭组(O组)4组、反复力竭组(R组)4组.安静对照组不施加任何运动影响,反复力竭各组大鼠尾部负重为体重的3%,每天1次力竭游泳,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2个小时左右,每周运动6天,共2周,运动组大鼠分别于运动后即刻、4小时、12小时、24小时不同时相取材,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细胞急性分离及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力竭游泳运动对大鼠SAN细胞膜上HCN通道的影响.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一次力竭组中的O-0h组HCN1、HCN4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 <0.05,P<0.01),O-4h组HCN1、HCN4明显升高(P <0.01,P<0.05);反复力竭组R-0h与R-4h组HCN1明显下降(P <0.05,P<0.01);反复力竭各组HCN2、HCN4 mR NA表达明显下降(P<0.01).2)与对照组相比,一次力竭运动后大鼠窦房结HCN通道If电流密度无明显改变,反复力竭各时相组If电流密度显著下降(P<0.01).结论:反复力竭游泳运动可导致大鼠窦房结HCN通道主要亚基HCN2和HCN4表达的下降,电流密度减少,与窦房结起搏活动效率的下降及异位起搏点的产生有关,构成窦房结功能障碍的主要分子机制之一.而HCN通道介导的If作为"起搏电流",在窦房结起搏活动的生成和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是运动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重要机制.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全身垂直振动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全骨髓细胞和骨髓基质干细胞PPARγ和P-GSK-3β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3月龄健康雌性未孕SD大鼠36只,体重260±12g,自由饮水及进食,标准啮齿类动物饲料适应性喂养1周后,按体重随机分为假手术、去卵巢静止和去卵巢振动3个组.手术前,各组大鼠均禁食12 ~18h,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3ml/kg)麻醉,去卵巢静止和去卵巢振动组大鼠从背部切除双侧
目的:建立模拟失重模型——后肢悬吊,以期研究后肢悬吊引起骨骼肌萎缩现象的发生及其分子机理;同时建立耐力训练模型,探讨运动引起MyoD、myogenin、MEF2mRNA的变化在抗肌萎缩中的作用.方法:采用4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28只,平均体重为134.02g,随机分为对照组(C,n=7)、跑台组(E,n=7)、失重组(CU,n=7)和跑台失重组(EU,n=7).跑台组前3天在跑步机上先进行适应性训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时间的运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体重和主动脉硫化氢(H2S)、胱硫醚-γ-裂解酶(CSE)、内皮素(ET-1)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含量的影响,探讨硫化氢(H2S)在运动降压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6周龄Wistar大鼠8只(体重180 ~ 220g),作为正常对照组,同时选用SHR大鼠24只(体重180 ~ 220g),随机分为SC组、ST60组和
目的:通过对正常人群及膝关节运动损伤关节囊积液患者,在不同生理、病理条件下血清中表达蛋白质的分析,寻找差异蛋白,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串联质谱技术对差异蛋白进行鉴定.分析所鉴定蛋白质在膝关节运动损伤中的作用,筛选具有临床标志意义的关键蛋白质,从而研究膝关节运动损伤的生理和病理机制,为相关患者诊疗提供依据.方法:5名膝关节运动损伤关节囊积液患者(4名男性和1名女性,平均年龄38.6±7.5,BMI 2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和/或IL-6基因沉默对胰岛素抵抗发生的影响,并研究此过程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高脂饮食形成建立大鼠胰岛素抵抗模型,在此过程中利用RNA干扰技术导致IL-6基因沉默和/或有氧运动干预.检测禁食血糖、禁食胰岛素和葡萄糖输注率,以确定胰岛素抵抗是否发生.检测血清IL-6浓度、骨骼肌、肝脏与脂肪组织中的IL-6mRNA水平和磷酸化IRS-1与PI-3K的蛋白含量.结果:与SRN组相比,
目的:研究ACE基因及AT1R基因多态性与急性高山病(AMS)的发生及其低氧运动习服效果的关系.方法:Phase 1:模拟海拔4800m低氧环境中,61名北方汉族大学生于低氧舱(模拟海拔4800m,气压1014hPa~1021hPa)暴露6h.进舱后休息30min,然后进行30min的运动测试:卧式功率车上仰卧休息5min后,以恒定负荷(80w,60rPm)蹬车20min,恢复5min.运动结束后
目的:通过建立SD大鼠一次性力竭运动模型,探讨一次性力竭运动对大鼠海马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以期为运动性中枢疲劳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神经生物学依据.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力竭运动组(E组).E组大鼠进行负重游泳运动至力竭.根据取材时间的不同将一次性力竭运动组分为力竭运动即刻组(E1组)、力竭运动后12小时组(E2组)、力竭运动后24小时组(E3组)
目的:通过建立急性递增运动的时相性模型,检测ICR小鼠骨骼肌氧化应激情况以及Beclin1、Atg9、Atg7和LC-3等自噬关键基因表达水平的时相性变化,探究急性递增运动诱导的骨骼肌氧化应激与细胞自噬的相关性.方法:40只健康雄性ICR小鼠,7~8周龄,体重19 ~21g,随机分为安静组(R)、急性递增运动45 min(E45)、90min(E90)、120min(E120)和150min(E1
目的:探讨亚铁螯合酶(FECH)基因IVS3-48T/C多态与有氧运动能力表型指标的关联性.方法:选取102名中国北方汉族新兵健康受试者,进行18周的5000米跑训练.测定训练前后VO2 max、跑节省化(RE)等指标.使用PCR-RFLP和测序方法分析该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征,并进行该多态与上述生理指标等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1)有氧耐力训练前,TT型受试者在跑节省化指标(RE/HR、RE/r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