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惠来全新世海岸沙丘剖面粒度特征

来源 :第十一届全国第四纪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57482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东惠来全新世海岸沙丘发育于龙江入海口以西,是华南沿海典型的风沙作用海岸地貌。在惠来海岸选取典型的全新世海岸沙丘,人工开挖沙墩剖面,对该剖面地层进行高密度采样。实验结果显示了风成沙及相关沉积物的粒度组成、粒度参数和概率累积曲线。分析表明,风成沙、古土壤、风水两相沉积物和泻湖沼泽相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各有不同。总体粒度特征为以细沙为主、分选性较好、偏度均为负偏和峰态较宽且峰态值变化较小。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探讨了惠来海岸沙丘粒度特征指示的环境意义,综合分析了海岸带气候变化、地形和沙源等条件对海岸沙丘形成的影响,为揭示广东沿海环境变化过程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新生代以来,地球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发生在中中新世(13.5-17.5)的气候变暖事件,是一次显著的全球性的气候变暖事件,然而目前由于缺乏陆相记录以及对红粘土中的古环境信息的挖掘仍然不充分和代用指标在红粘土中的适用性仍存在争议,致使我们对中中新世大暖期(MMCO)大陆气候特征的认识比较薄弱.庄浪红粘土序列位于六盘山以西,年平均气温8℃,年均降水量500 mm,是干旱-半干旱与沙漠的过渡区,为
会议
本文以黄土高原西峰、麟游和宝鸡剖面为研究对象,主要以岩石磁学和地球化学方法为依据,对西峰、麟游、宝鸡剖面S5古土壤磁性特征进行空间对比,分析磁性矿物的类型,含量及磁性颗粒大小在成壤过程中的变化,分析随着氧化还原环境条件的变化磁性矿物之间的转化,探讨从西峰-麟游-宝鸡成壤最强的S5古土壤层磁化率值降低的主要原因,从而为气候较为暖湿的黄土高原南部及周边地区磁化率与成壤程度弱相关的变化特征提供依据。
自中更新世以来东亚大气环流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与该时段全球气候变化和青藏高原隆升密切相关。风成黄土是记录大气环流演化信息的良好地质载体,我们在青藏高原东北缘会宁地区选择一典型风成黄土剖面,利用其磁化率各向异性(AMS)探讨中更新世以来区域大气环流演化,并结合典型样品的石英颗粒电镜扫描特征分析黄土物源区变化。会宁草滩剖面(36°15′N,105°07′E)位于甘肃会宁县草滩乡,我们以20-25cm间距
黄土高原地区黄土古土壤序列的磁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很好地用来重建古气候和古环境,但有关黄土颜色变化的详细研究还较少。对位于黄土高原中部和南部的朝那和李华村黄土剖面末次冰期-间冰期旋回的色度以及和磁化率的对比研究后发现,亮度L*可以和反映降水量指标的赤铁矿/针铁矿(Hm/Gt)较好地对比,在S0和L1阶段与Hm/Gt呈正相关关系,而在S1阶段为负相关关系。红度a*与Hm/Gt有较强的正相关系,反映了
赣北鄱阳湖地区,存在末次冰期以来区域性风沙-风尘堆积体系,冬季风风向单一且稳定.沿现在冬季风方向自北而南选取了11个下蜀土剖面(通称D-D断面)进来粒度分析、XRF元素分析.1)粒度分析揭示:下蜀黄土表现为砂黄土→黄土→粘黄土等相态的逐渐过渡;粒度三组分(粘土-粉砂-砂)、粒度参数散点图等均表现为从北而南的系统性渐变特征;各种粒度参数与距长江的远近,均服从对数函数变化关系.
庙岛剖面(简称MDS)位于我国渤海海岸带庙岛群岛的庙岛西北部,深受东亚季风影响,其海岸带位置使其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强.庙岛剖面完整记录了末次间冰期以来的古环境的演变,东亚季风及海平面的变化信息,选择其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年代学框架,结合粒度Mz(平均粒径),SC/D(粘土+粉砂/砂)值,粒级<0.63m含量,硅铝率Si2O/Al2O3,Rb/Sr比值,CIA值(化学风化指数)等古气候代用指标,发现庙
"腾格里大湖"是我国西部地区广泛报道的深海氧同位素三阶段的典型高湖面大湖之一。前人围绕白碱湖地区的部分遗留高湖岸对"腾格里大湖"最高湖面的地质证据和年代开展了大量工作,但最高湖岸的高程和年代仍然有待进一步确认。本文通过遥感影像判读出在现代白碱湖西北岸存在海拔高程介于1340-1295 m的一系列疑似湖岸线遗迹,经实地考察确认了1327 m、1325 m、1320 m高程的三条最新湖岸线。本文对采自
由于其大范围的高海拔分布特征,青藏高原对周围毗邻地区的古气候和古环境演变有重要的影响.但是高原上具有可靠高分辨率年龄控制的古环境信息的重建还比较有限.本研究基于高密度的光释光测年,开展了黄土堆积过程和替代性指标的分析,以获得三万年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千年尺度环境演变的信息.结果表明三万年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粉尘间歇性地快速堆积于0.2 ka,9.4 ka,12 ka,16 ka,21-23 ka,an
柴达木盆地沙地面积约占盆地总面积的1/3,研究特征时期盆地内沙地边界的变化对探究气候变化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根据Google Earth的卫星图和Google Maps的地形图,结合野外考察,进行现代沙地范围的勾画.利用MapGIS6.7从1:0万数字地质图中提取出盆地内全新统(Qh)和上更新统(Q3)的风成堆积层,结合前人对盆地内古沙丘的研究结果,绘制出全新世大暖期和末次盛冰期盆地内沙地的分布图.
深海氧同位素三阶段曾被认为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一个气候特殊、大部分湖泊出现了高湖面的时段,但近年来的研究报道了不同的自然环境情景。位于现代亚洲夏季风西部边缘的吉兰泰盆地在三阶段的自然环境状态倍受关注,但尚无统一的认识。本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借助遥感影象的识别,对吉兰泰盐湖西岸早先已经发现的湖岸线的沉积地层序列和测年进行了再研究。结合在盆地内磴口次级隆起区获得的钻孔地层序列及OSL测年结果,本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