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培养什么人"已成为当今教育的首要问题。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如今"立德树人"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而课程思政则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基本性工作。武术作为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而武术教学是践行"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重要途径。武术文化中含有的武德、武术礼仪等思政元素,其蕴含的爱国精神、思想道德等品质内容与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要求的内容不谋而合。因此,充分挖掘武术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充分贯彻落实到武术课堂教学中,对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以及发挥武术在传承中华文化方面的独特价值和作用,是当今高校武术教育的时代机遇和使命。研究目的:通过本研究,首先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自然融入到武术课堂教学中,两者相互渗透,实现润物无声,充分发挥武术课堂育人功能;其次,全面提升武术教师课程思政意识、提高大学生国家意识、思想道德水平,并增强文化自信;另外,可丰富高校武术教学内容,并为高校武术课程改革提供思路与借鉴,同时可有效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学校图书馆等平台,对有关高校课程思政、武术教育等文献进行查阅,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2.逻辑分析法:运用逻辑分析法对课程思政、武术文化内涵进行整理分析,并挖掘和整理武术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探寻武术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契合点,使思政教育内容与武术课堂教学实现自然融合;3.访谈法:运用专家访谈法对高校武术课程思政开展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对武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原因进行细致剖析;最后,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就课程思政理念如何融入高校武术课程提出切实可行的思路与方案。研究结果:经查阅课程思政与武术课程教学方面的文献,分析了课程思政、武术文化的内涵,武术文化以及武术教育中含有的思政教育资源,探寻思政教育与武术教育的契合点等,通过专家访谈法,对高校武术课程思政开展状况进行分析整理,研究结果发现:1.大多武术教师因自身专业理论修养与政治觉悟不足,没有领悟武术文化内涵,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到位;2.武术教师对课程教书育人含义认知不足,课堂一贯注重技能训练,忽视学生的德育教育,认为思政教育是思政老师的任务;3.武术课程教学目标设置不明确,学生道德品质目标涉及太少;4.课堂教学内容大多是"重技轻德"现象,技能教学与理论学习中缺乏德育内容,没有将武术思政元素渗入进去;5.武术课堂教学方法枯燥乏味,缺乏创新;6.武术课程教学评价标准不完整,没有将大学生道德品质作为评定内容。研究结论:大学生作为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力军,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增强其国家意识、提高其文化自信刻不容缓。面对当前情况,立足"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在武术课程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课程润物无声,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势在必行。为使高校武术课程思政顺利进行,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实施:1.教师作为引路人,应提高自身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与思想政治觉悟,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2.学校应加大经费支持,组织教师进行课程思政相关讲座学习、鼓励教师进修,全面提升教师思政教育意识与教育能力;3.充分挖掘武术文化以及武术教育中的思政元素,并融合设计武术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使思政教育内容自然融入课堂教学中,实现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充分发挥课堂教书育人功能;4.武术课程教学方法上,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开展武术课余活动、比赛等创新教学方法加强课程思政教育;5.武术课程评价方面,应立足教学实际,确立课程思政教育标准,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塑造;6.在武术课程教学环境上,可从武术练习环境、武术服饰文化、武术音乐环境、武术文化交流会等方面着手,努力营造武术课程思政教育氛围。从多方面下手,全面营造武术课程思政教育氛围,有利于思政教育内容更好的融入武术课堂教学中,有效促进高校武术课程思政的顺利开展,旨在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同时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