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计算机导论课程中的双语教学研究

来源 :第19届全国计算机新科技与计算机教育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的双语教学目前还在尝试状态,不同课程和不同授课对象应当有不同的双语教学模式。计算机导论的授课对象是计算机专业新生,本文探讨该课程中双语的使用问题,并结合教学实践讨论双语教学环境的建立和成效。
其他文献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对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是素质教育的逻辑延伸,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高形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对于中小学生的成长来说,本身就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实施过程。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和培养要求学生手脑结合,是学生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需要的基础教育,因此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随着改革的实施,教学方法同题先引起了教学界的关注。以灌输为主的传统英语教学所具有的弊端日益凸显出来,探索小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由于英语这一学科有着与其它学科很不相同的特点,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实践性很强,英语课堂更需要互动。
准确掌握数学概念,才能为学生判断推理能力的展开铺平道路,才能为计算题和应用题的学习提供理论支撑。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取有效的概念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学习概念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教学中应使学生自主的观察操作,使学生巩固内化概念,提高学生概念的掌握能力。
计算机取证研究方向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中也是一个新生事物。随着社会对这一特殊领域人才需求的提高,如何在普通高等学校中办好该专业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华东政法大学的实际办学情况,介绍了华东政法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情况,提出现有办学中遇到的问题和获得的体会,希望其经验与体会能为其他学校有所借鉴。
随着社会信息化和软件工程技术的不断变化发展,全国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建设、具体到软件工程专业的工程特色、课程体系、教学质量标准和评估体系、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学生实践教学等方面的研究正在积极开展。本文重点介绍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在双语专业基础(理论系列)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手段等方面的建设和改进,以“数据结构”双语课程为例。
本文表述一种利用事件驱动模型进行单片机LCD点阵图形系统开发的方法及其教学实践和建设。该工程方法的实现步骤是首先利用VB仿真单片机目标系统,然后把仿真程序直接映射为单片机c语言函数,在单片机硬件系统和底层驱动程序的基础上实现仿真程序的所有功能。表述了为实现直接映射的一些约定和事件驱动模型的c语言程序结构,分析了单片机系统可靠性问题和这一课题的理论意义。
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正在经历着大的变革,本文通过对当前电类专业“软件技术基础”教学现状的分析和探讨,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采用案例教学法解决该课程内容多而学时少的矛盾。实践证明,采用该方法提高了“软件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水平,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本文对于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软件技术基础教学活动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中国双语教学正如火如茶地展开,双语教学已经从局部有限范围内的点上的“个别试验”推向一定范围的面上的“群体试验”。本文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双语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双语教学的课程选择、师资要求等多方面的研究和思考。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理论性强,概念抽象,教学内容多,工程实践性强;知识具有先进性、前沿性、技术更新快等。本文针对课程特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如统筹安排、科学取舍、制造悬念、教师即兴编程演示等教学方法,在该课程的教学中进行有益的尝试。
本文从教学开放性的角度提出了一套关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方法,也是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基础教学和继续教育中心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研究、改革和实践的重要成果。该套方法不仅可以充分调动了师生教和学的积极性,合理地整合了教学资源,而且可以使该课程的教学理念有很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