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衣针残留体内致人死亡一例

来源 :中国法医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athzd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析了一例缝衣针残留体内致人死亡的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在司法鉴定制度改革以后,作为中介性质的鉴定机构,对死因不明、社会委托的尸体检验,仍然需要遵守己有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鉴定,既要解决社会上群众对死因的质疑,也不能为不安定因素推波助澜。本例的主要焦点是缝衣针进入体内的时间,死者8天前与人发生口角抓扯,被带入派出所留置了一晚,故死亡后家属对死因提出质疑。无疑,进针时间的确定成为了解决本案的关键。从以上分析讨论中可以看到,本例案件只是经过常规的普通HE染色及显微镜观察得以解决。所以认为,在法医病理学检验中,常规的病理学检验仍然能够解决一些疑难的法医学案例,且仍不失其科学性,关键是根据案情需要如何对经典理论及常规手段加以运用和设计。
其他文献
一些医院在为患者治疗过程中,或由于认识上的错误,或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等原因,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过度治疗,不仅增加当事人的医疗费用,还可能对患者的人身造成损害,甚而构成医疗事故。本文现总结宫颈癌过度治疗构成医疗事故一例,该病例神经损伤为不全性损伤,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需要一定时间,目前患者下肢肌力达到四级,且还可以进一步好转。对于神经损伤病例,如果鉴定时间过早,神经功能障碍相应较重,所定医疗事故等级偏高,
本文总结了概念模糊和与《民法》的冲突;事故分级不科学、除外情形欠前提条件、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医疗事故欠妥、以及病历资料使用的侵权性等目前医疗事故处理存在的问题。
医疗事故的法医学鉴定是指运用法医学、医学、法学、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对医疗事故的患者死亡的原因、机体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的原因进行科学鉴定。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法医在医疗事故鉴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条例就医疗事故鉴定的提起、受理、专家鉴定组的组成、鉴定、合议、鉴定文书制作等一系列的工作程序及做法均做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并确立了处理医疗事故必须在公开、公正、公平
随着人们法律知识的不断增长和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使得医患矛盾日益突出,也使得医疗风险因素日益增多。所谓的医疗风险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在医疗目的之外发生的意外不良事件。本文就如何防范和减少医疗风险的发生,进一步改善曾经一度紧张的医患关系,,以及医疗过程中医疗风险易发因素与相关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2002年9月1日生效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对于正确处理医患纠纷,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条例》和《暂行办法》中均没有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定义,且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为“构成医疗事故”或“不构成医疗事故”,使之表现成为了医疗纠纷种类的判定方法之一。可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性质没有明确。也因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定性的
本文对一例手术切除右下肢血管瘤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技术鉴定进行探讨,得到的结论是:该例医疗事故鉴定为三级戊等医疗事故,但在论述中并未对其理由进行阐述,因此,该鉴定结论在医患双方均难以接受。该例医疗事故鉴定虽然对医方的过失进行了分析,但没有分析每一种过失行为在造成患方伤残过程中的参与度,因此,在笼统地判断为医方承担次要责任中,不管是卫生行政部门、人民法院还是双方当事人在处理事故时都很可能因为每一个具体
法医伤情检验本着对当事人进行公平鉴定的原则,是为当事人讨回公道的手段,是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一些特殊的病人,疾病与外伤并存或是巧合,医生和病人都不会想到是外伤引起来的,结果造成了误诊误治。正是有了法医的认真工作,揭开了庐山真面目,还事实以真相,使得这部分当事人得到了公正的对待。气管、支气管损伤这里指直接作用在颈部或气管的外力引起的,如枪伤、锐器伤、自刎割断气管等;亦可由胸部闭合性创伤所致的间接外力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 )寄生于多种动物和人的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等部位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附红细胞体病引起的人类死亡罕有报道,本文现对一例人附红细胞体病所致死亡进行法医学鉴定,本例根据病理学的特征,结合细胞化学检查结果,在排除原因死亡可能后,确诊该例患者死于附红细胞体病。
本文介绍了注重使用工作程序图、效率论坛以及BMF案件管理等。美国部分刑事科学实验室提高其物证检验效率主要采用新的举措,对美国刑事科学实验室提高物证检验效率典型案例进行综述。
近年来,随着种种性社会问题的不断出现,性犯罪正在局部地区,少数群体,一些家庭中形成了不安定因素,严重影响者社会的治安和稳定。作者对本室1998年-2008年受理的l03例性犯罪案件进行回顾性研究,就其手段特征及相关问题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