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字通明,自号华阳居隐,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他既是中国著名的道学理论家,又是一名具有卓越贡献的医药学家.陶弘景曾身体力行,撰成《养性延命录》,集中反映了它所倡导的养生思想,其中也蕴含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并成为后世医道两家奉行的养生法则,在当代社会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和积极意义.本文从陶弘景的养生思想切入,首先系统阐释了陶弘景的医学养生思想之内容,其次又结合温州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字通明,自号华阳居隐,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他既是中国著名的道学理论家,又是一名具有卓越贡献的医药学家.陶弘景曾身体力行,撰成《养性延命录》,集中反映了它所倡导的养生思想,其中也蕴含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并成为后世医道两家奉行的养生法则,在当代社会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和积极意义.本文从陶弘景的养生思想切入,首先系统阐释了陶弘景的医学养生思想之内容,其次又结合温州道教养生文化发展的现实条件,进一步探索了其在温州道教养生旅游中的重要意义.这对于树立正确的养生观,并发挥其在现代养生旅游中的作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其他文献
《古今刀剑录》一书,题为南朝上清宗师陶弘景真人所撰,篇幅约三千余字,记录了自夏至南北朝各时代所铸宝刀宝剑的数目、名称、尺寸、铭文等,较为详细,清修《四库全书》时收录.以往对此书的研究不多,因一般学术界对其不甚重视,至多科技史家视为记载古代钢铁冶炼技术之书,附带一提.至于人文学者,如魏世民在《南朝梁七部小说成书年代考》中,认为《古今刀剑录》成于普通元年至大同二年间(520-536),但又目其为传奇式
陶弘景,生于南朝宋孝武帝孝建三年(456年),卒于梁武帝大同二年(536年),享年八十一岁,是道教史上的关键人物,上清派的集大成者.陶弘景的一生,博学多才,在许多方面显示出了绝世的才华.特别在养生学上,他有很突出的贡献.他整理的《真浩》,主要内容是神仙的诰谕、暗示,其中保留了大量的养生资料,服气、守一、存思、历视内脏,采日月法、服食、按摩、房中等方法都有记载,反映了当时道教养生的水平.陶弘景撰集的
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生于刘宋孝建三年(456年),南朝梁时著名高道,一生著述丰富,其著述所涉及的领域包括道教养生、道教医学、炼丹、道教教义思想,乃至天文、地理、历算、文学、艺术等.
陶渊明生于刘宋武帝孝建三年(456年),梁武帝大同二年(536年)羽化,年八十二岁,《梁书》《南史》等正史中均有传记,教内文献中贾嵩《华阳陶隐居内传》记录最为详尽,并可参考《文苑英华》卷八七三载梁萧纶《隐居贞白先生陶君碑》,《南村辍耕录》卷十六载《书陶华阳谱》,《云笈七签》卷一百七所引谢瀹《陶先生小传》、陶翊《华阳隐居先生本起录》、李渤《梁茅山贞白先生传》,以及《三洞珠囊》《神仙感遇传》《道教灵验
萧梁陶弘景集《养性延命录》①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养生集,其内容包括医论、医药以及啬神、服气、养形、导引、言语、饮食、房中、反俗、禁忌、祈祷、诵咒、存思诸术等方面,蕴含着丰富的"天道自然""法则阴阳""摄养无亏",以及"养之得理,常寿一百二十岁"等养生自然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人们践行正确的养生方法和途径,树立科学有效的养生信念,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养性延命录》一卷,南朝陶弘景撰.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中国南朝齐、梁时期的道士、医药家,晚年号华阳隐居,卒谥贞白先生,是道教上清派代表人物之一.梁武帝曾以书信的形式询问他朝中的大事,因此人称其为"山中宰相".陶弘景的思想脱胎于老庄哲学和葛洪的神仙道教,杂有儒家和佛教观点.其著作有《真诰》《真灵位业图》《养性延命录》《本草经集注》《陶氏效验方
陶弘景生于公元456年,卒于536年,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即今江苏南京)人.作为早期道教的代表人物之一,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对养生理论乃至整个道教思想都影响深远,现择其一二,以示之.
陶弘景(456-536年),字通明,丹阳秣陵人(今南京江宁人),卒谥"贞白先生".其籍贯故里在唐人编撰的《梁书》卷五十一《处士·陶弘景》和《南史》卷七十六《隐逸·陶弘景》中均有明确记载.陶弘景一生历经南朝宋、齐、梁三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道教思想家(道教茅山宗的开创者)、医药养生家和文学家等.陶弘景著述宏富(一般谓之作品有七八十种),对他的著作进行搜集、整理和考述的代不乏人;然终因年代久远,作
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字通明,是中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有"山中宰相"之称.他早年受葛洪《抱朴子》一书影响,一生潜修道教养生之道,姚思廉称其:"年逾八十而有壮容."根据有学者的研究:"在陶弘景之前,葛洪之后,道教创出了许多经典,其中不少涉及养生的探讨,但所有的探讨都是零碎的,直到陶弘景出现,才完成了对道教养生学的第一次系统总结."②陶弘景著作多达七八十种,可惜大部分失传.即使
西方的自然主义,并非衍生于近些时代,早在不少哲学家的体系中就已经被呈现出一些端倪,其伴随着文明现代化不断迸发的情况,在工业化进程所带来的高度危机感后,出现了相应的焕发.然而,如此的自然主义常常来得过于粗糙,甚至在民众阶层以及精英阶层中,有着反社会发展的意味,这导致许多人常常是基于进程的去留问题而发生的碰撞,甚少趋于贯彻真理.由于寻不到最终的根,西式自然主义一直在不同程度上与科技工业化思潮呈现拉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