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了解重症肝炎时肝脏CT密度值的变化,便于重症肝炎的早期诊断;方法 对诊断为重症肝炎并行人工肝治疗的12例病例采用TOSHIBA公司Aqilion 0.5毫米16层螺旋CT机进行扫描;结果 12例肝脏密度值平均为39±12Hu;但6例低于40Hu;脾脏密度值平均38±11Hu;肝/脾值≤1共6例;结论 本组重症肝炎病例中肝脏密度值普遍降低,尤其是肝/脾值≤1,达到了50%(6/12),说明其临
【出 处】
:
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肝衰竭与人工肝学术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重症肝炎时肝脏CT密度值的变化,便于重症肝炎的早期诊断;方法 对诊断为重症肝炎并行人工肝治疗的12例病例采用TOSHIBA公司Aqilion 0.5毫米16层螺旋CT机进行扫描;结果 12例肝脏密度值平均为39±12Hu;但6例低于40Hu;脾脏密度值平均38±11Hu;肝/脾值≤1共6例;结论 本组重症肝炎病例中肝脏密度值普遍降低,尤其是肝/脾值≤1,达到了50%(6/12),说明其临床意义重大:对于重症肝炎时CT检查提示为"脂肪肝样改变"时,要充分考虑为肝脏病变严重,不要误诊为脂肪肝,以免贻误对重症肝炎的早期积极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甲亢相关性肝衰竭疗效.方法 在综合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血浆置换、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甲亢相关性肝衰竭14例,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血常规、肝功、肾功、甲功和凝血功能变化.结果 发现血浆置换、血浆胆红素吸附能明显改善甲亢和肝衰相关症状,改善肝、肾功能,清除血浆中甲状腺原氨酸,使病情缓解.住院时间37~71 d,平均53.7±13.1d.结论 人工肝治疗甲亢性肝
目的 探讨和评价血清乙型肝炎核心相关抗原(HBcrAg)预测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的效能.方法 CHB患者211例,其中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分别为125例和86例.血清HBcrAg采用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检测.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采用SPSS 16.0软件.结果 HBeAg阳性患者,血清HBcrAg与肝组织病理学分级和分期均呈显著负相关(P=0.001和P=0.000),
目的 探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 on 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的疗效.方法 将2012年1月至2014年12间我院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住院患者共68例,其中治疗组36例(男性23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38.5岁,肝衰竭早期20例,中期16例),在常规内科药物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对照组32例(男
目的 探讨妊娠急性脂肪肝合并急性肾功能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对我院1996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AFLP合并急性肾功能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自1996年1月至2014年3月间,共计54例患者诊断为AFLP,其中41例(占75.9%)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AKI.在54例AFLP患者中,41例患者合并不同程度AKI,占75.9%.入院时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尿黄(30例
目的 探索细菌感染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影响.方法 回顾18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伴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诱因、预后、细菌感染特点等进行分析.结果 细菌感染为乙型肝炎肝硬化伴肝性脑病患者的主要诱因,占31.7%.感染原因44.1%为自发性腹膜炎,病原菌培养以大肠埃希菌居首.感染组患者的ALT、TBIL、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肌酐、血氨、Child-Pugh评分及病死率均较非感染组升高
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导致肝功能严重障碍,出现以凝血障碍、黄疸、肝性脑病和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候群.根据组织学特点和疾病进展,肝衰竭分为急性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liverfailure,ACLF)和慢性肝衰竭.目前我国肝衰竭的病因主要是HBV感染,临床以ACLF为主,疾病进展快,病死率较高,因而受到广泛关注.目前,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发生发展的机
目的 探讨血清IL-23在慢性乙肝及其重症化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研究对象为急性乙肝7例,慢性乙肝患者45例(其中轻、中度27例,重度18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37例、肝硬化代偿期患者1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27例以及HBV相关肝癌患者6例;健康体检者15名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凝血功能及HBV DNA载量,应用ELASA方法检测血清IL-23水平,比较IL-23水平在各组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的常见并发症之一,1996年提出了对这类病人肾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此后于2007年进行了修订.根据这些标准,ARF被定义为血清肌酐(sCr)升高达到或超过基线的50%,达到>1.5 mg/dL(133μmol/L)水平.但是sCr 1.5 mg/dL(133μmol/L)作为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肾功能衰竭的临界值已经受到了挑战.因此,国际腹水俱乐部(ICA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和/或血液透析滤过对重症疟疾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14例重症疟疾患者据病情需要采用血浆置换和/或血液透析滤过,对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单用血浆置换者治愈率100%;单用血液透析滤过者治愈率100%;血浆置换加血液透析滤过者治愈率50%、有效率83%、无效率17%.血液净化总治愈率79%、总有效率93%、总无效率7%.结论 尽早合理选用血浆置换和/或血液透析滤过可降低重症疟疾
目的 回顾性分析序贯应用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我院2008年7月至2014年8月收治并行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的妊娠期急性脂防肝患者26例,观察人工肝治疗前后血常规、肝功、血凝、肾功等指标变化,记录并随访母婴预后,同时分析人工肝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处理措施等情况.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统一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人工肝治疗前后数据采用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