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0F1-ATPase的α和β亚基连接不同负载对其活性的影响

来源 :2008年全国纳米生物和医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yun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F0F1-ATP合酶是一个旋转的纳米生物分子马达,它既能利用跨膜H+梯度合成ATP,又能水解ATP而转运H+。一般认为该ATP合酶分为定子和转子两部分,其中定子部分中的α3β3是α亚基和β亚基交替排列的六聚体,ATPase的活性位点位于β亚基上,靠近α亚基和β亚基相接的缝隙处。基于光合细菌R.Rub.中提取的chromotaphore囊泡上的F0F1-ATP酶,本文分别在α亚基和β亚基连接上一组不同重量的分子,观察这些负载对酶活的影响。
其他文献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病理基础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破裂或糜烂引起的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的一组临床综合征。As不稳定斑块的破裂的原因复杂,但斑块的不稳定性与氧化应激特别是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活性密切相关。何首乌总苷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能显著降低MDA的含量、显著升高NO、总抗氧化能力。何首乌
NAFLD是一种以无过量饮酒史的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积贮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症,是由于肝脏本身和各种肝外因素引起的肝脏脂肪代谢功能障碍,导致肝细胞内脂类物质蓄积过多的一种病理变化。中医认为,NAFLD是由于长期过食肥甘食物,造成肝胆疏泄失调、肝对照组NAFLD大鼠Resistin基因均无表达,本研究采用高脂饲料饲喂,在短期内诱发动物NAFID的机理并非完全与人类NAFLD发病经历“多重打击”的
本文基于淀粉样蛋白质纤维化过程中蛋白质二级结构α螺旋向β折叠转变的原理,利用新型阴离子荧光共辘聚合物PTAA易于结合蛋白质α螺旋和β折叠并能表现出不同荧光信号的特性,研究了胰岛素蛋白纤维化的动态过程并清晰地划分出纤维化所历经的三个阶段(成核期,快速生长期,纤维稳定期)。在使用原子力显微镜表征的同时,直观地观察到胰岛素纤维在形成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形态和数量的变化,为探索淀粉样蛋白的纤维化的形成机制提
朊蛋白是一种膜蛋白,存在于大部分的组织细胞中。它是由美国加州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家Stanley.B.Prusiner教授首先发现的,并因此获得了1997年的诺贝尔医学奖。本文采用Oligreen作为荧光指示剂,利用aptamer的高选择性,实现了朊蛋白的高灵敏及选择性检测。
本文设计了一种用于Hg2+检测的无动力微流控芯片。先在纳米金上按一定比例组装T6和T10由于颗粒表面的DNA所带负电荷之间的相互排斥作用,即使在较高的离子强度下纳米金仍能保持分散状态(红色)。加入Hg2+后,纳米金表面相邻的poly T DNA之间形成T-Hg2+-T结构,改变了纳米金表面的电荷分布,使纳米金在较高的离子 强度下变得不稳定,导致纳米金溶液发生聚集(蓝紫色)。由于微通道中液流的特殊性
理想的纳米纤维复合支架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多孔性等特点,对细胞、组织等应无毒性、无刺激性、无致畸致突变性,利于细胞黏附、生长、增殖和分化,并形成功能性组织。因此,本文对作为骨组织工程纳米纤维仿生复合支架材料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mHA/BC)及其部分降解产物进行了初步的体外细胞毒性试验研究。
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AP)比普通的HAP晶体与人体内的HAP结构更相似,所以具有更好的骨结合和骨诱导性。因此,纳米羟基磷灰石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但已有报道,纳米颗粒容易穿越一些生理屏障进入血液循环系统,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到传统物质无法达到的某些脏器和组织中,在某些情况下这种特殊分布还会对生物体产生正效应和负效应。现在还并不了解nano-HAP是否具有这种在全身分布的特
为了分析心肌细胞生长环境刚度对心肌细胞收缩功能的影响,本文将数字图像相关(Digital ImageCorrelation,DIC)和傅立叶变换牵张力方法(FourierTransformTraction Cytometry,FTTC)相结合,建立了一种心肌细胞力学行为实时、动态的微纳米尺度表征方法。在聚丙烯酰胺薄膜上培养心肌细胞,荧光颗粒作为标记物掺入其中,记录心肌细胞牵拉基底产生的荧光位移场图
在单细胞水平上定量分析细胞的微纳米力学特性,对深入理解细胞运动、迁移、组织生长包括肿瘤扩散等的规律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一种最近发展的研究心肌细胞收缩舒张运动的数字图像处理的实验方法,发展了一种新的基于Fourier空间的二维最优滤波算法。
目的:探讨合并肝细胞脂肪变对慢性乙肝患者肝脏病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6月期间行肝活检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脂肪变患者,剔除合并HCV和HIV等病毒感染及其他慢性肝病,比较与其HBV DNA水平相配的无肝脂肪变CHB患者的病理差异。结果: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脂肪变患者(n=316)与无肝脂肪变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n=112)相比,合并肝脂肪变者年龄、BMI及肝组织炎症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