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探测技术在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和意义

来源 :江苏省2016文化遗产日主题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d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遗产的概念引入中国已有多年,受到越来越多人的专注和重视,而水下文化遗产则在近几年才逐步走入大家的视线.从20世纪80年代水下考古学被引入中国,经过接近30年,尤其是“十二五”期间的飞速发展,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已从单纯的水下考古发展为全方位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从近海海域扩展到远海海域,从单一部门主导发展为多部门积极协作参与,在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处于前沿位置.本文重点介绍了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不可或缺的水下探测技术的发展历程、水下探测技术设备及应用情况、个人的几点思考,以期引起大家对水下探测技术的关注和重视.
其他文献
建筑彩绘又称传统地仗彩画,沈阳的古建筑地仗彩画技艺是一种具有装饰意义又有实用意义的技艺,历史悠久,图案精美,已于2011年被纳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在古代建筑中,彩绘必不可少,自从有了木质结构,建筑彩绘这项专门的技艺就诞生了.作为一种民间传统美术,建筑彩绘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
城隍起源,一直以来存在争议.关于城隍信仰起源古人有四种观点,分别是尧起源说、先秦起源说、汉起源说和三国起源说.关于城隍主要分歧是源于水墉,还是源于城垣与城堑.笔者主要倾向于源于城垣与城堑.《说文解字》中日:“城,以盛民也.”又日:“隍,城池也,有水日池,无水日隍.”由此可知城隍原意是保护城市的城墙和壕沟.另外《易·泰》孔颖达《正义》云:“隍是城下池也.城之为体,由基土陪扶乃成,今下不陪扶,城则损坏
文化保护是农业文化遗产传承的保障与前提,宣化传统葡萄园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千百年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位一体的综合农业生产系统。对它的合理保护利用在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提质增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工作的不断开展,宣化传统葡萄园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教育价值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与利用。
洋务运动的影响具有多角度、深层次的特点,从实际情况看,对清朝上层的影响是直接的,效果是明显的,也是短期的,但其对广大民众的影响是间接的、潜移默化的、长期的,这也是长期以来容易被学术界所忽视的一个方面。由此而遗留的洋务运动工业遗产也具有不同的历史、科技、社会、建筑等价值。总之,包括金陵机器局在内的洋务运动工业遗产的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进一步提炼。
锡雕又称瓜雕,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时期,并发展于秦汉、成型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凭借自身独特的造型与材质备受民众青睐,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器具.锡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已逾千年,不同的地域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就锦州传统锡雕而言,其作为东北地区锡雕工艺的代表之一,发展历史已有300多年.因社会的快速发展、同质化工艺品的替代等因素的影响,使锦州传统锡雕工艺受到一定的冲击
鼓浪屿近代建筑立面水刷石在多元文化合力的作用下,演化出丰富的表现形式,产生模仿石质梁柱结构、模仿石砌构造肌理、模仿石雕装饰的现象,并在华侨群体的巨大影响之下,形成强化“梁-柱”构图语言、弱化石砌构造肌理、丰富立面装饰效果的变化特征。鼓浪屿近代建筑立面水刷石作为建筑风貌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融汇中西,不拘一格,是近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缩影,是不可再生的历史印证,使华侨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中独具魅力。
“内檐棚壁糊饰技艺”,简称“棚壁糊饰”,是指用纸张或丝绸等材料裱糊装饰传统木构建筑内的顶棚和墙壁,以及封护门窗缝隙的工艺,并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形成的带有规范或一定模式的裱糊技术.我国北方古建筑的内装修,大都采用这种裱糊装饰方法,尤以清代盛行.在清代,内檐棚壁糊饰技艺被皇家赋予很高的地位,如清雍正十二年(1734)颁布的《工程做法则例》中就对内檐棚壁糊饰技艺的用料、工序等作出详细规定,应用到当时的皇家
在今天的北京市东城区前门街道青云胡同22号,有一所曾被山西平遥颜料、桐油商人所建的商业会馆——颜料会馆.颜料会馆文物主体占地面积为446.7平方米,为三进院落,坐北朝南,内有戏台罩棚、东西厢房等建筑,其“西至大沟,东至本城坊衙门,南至官街,北至金行会馆南截,中至火神庙殿.总计戏台罩棚一座,大厅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西厢房后正房二间,后阁上下二间,东正房三间,阁西空地一块,前后共有房23间.”它的现
唐中期寿州窑全盛的原因,要从唐代的政治、经济、人们的意识文化以及寿州窑本身进行分析。唐中期社会经济文化进人高度发展时期,瓷器生产呈现出的新局面。唐代窑场遍布南北各地,制瓷业长江以南,迅速向北发展,出现了南北方瓷器生产并驾齐驱、共同繁荣的局面。f2l寿州窑创烧了有别于“南青北白”风格的黄釉瓷器,以鲜明的特色跻身于我国古代著名窑场之列。虽然国家和社会背景方面对于唐中期寿州窑瓷器的兴盛非常重要,但寿州窑
明都南京是中国古代都城营造史上的经典之作.南京城墙依山傍水,是结合南京地区自然山水的规划杰作.2015年4月1日《南京城墙保护条例》正式颁布实施,按照“城河一体”的保护理念,特别将护城河纳入法律保护范围.在南京城墙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必须根据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原真性”与“完整性”的基本原则,对城墙以及护城河历史地段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整体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