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广泛用于诱发大鼠抑郁样行为,我们设计实验观察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对大鼠认知功能和脑电生理活动的影响及可能的神经电生理机制。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约200 g)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模型组。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模型组大鼠,用主动回避行为测试,恐惧行为测试检测两组大鼠脑功能,用脑电图,躯体感觉诱发电位检测大鼠脑电活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在主动回避行为测试的记忆阶段学会躲避电击前的失败率明显减少[(42±36)%,n=10 vs(82±30)%,n=10,mean±SD,P<0.05],且脑电图频谱分析显示δ波(0.5~3 Hz)的功率值增加[(38.0±7.5)μV~2,n=10 vs(19.3±15.0)μV~2,n=10,P<0.05],模型组大鼠在恐惧记忆阶段不动时间缩短[(64±12)s,n=5,vs(90±12)s,n=5,P<0.05],躯体感觉诱发电位的P80,N100潜伏期也明显缩短[分别为(70±12)ms vs(85±3)ms,n=5,和(99±9)ms vs(113±6)ms,n=5,P<0.05]。结论: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导致大鼠的脑认知功能与脑电生理(脑电图及体感诱发电位)均发生显著变化,其中大鼠的学习记忆相关认知行为增强伴随有脑电图δ波的功率值增加;而大鼠恐惧情绪反应的抑制与脑体表感觉诱发电位的潜伏期缩短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