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形成机制的微物理模型及其检验

来源 :2006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360052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提出了与传统降水形成机制不同的微物理模型和动力方程。该模型强调了环境能量梯度场在降水过程中的作用。提出云中的水汽和冰晶在空中不至于下落的原因在于不同性质的微团相互结合组成中性微团(与环境场的密度相等),而不只是上升运动所致。模型解释了锋面、垂直稳定度、急流、风垂直切变等因素在触发降水时的机理。并利用实况资料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模型的推论与实况符合得很好。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2005和2006年3月两次相似的雨雪过程,分析了湖北省强降雪的主要成因,着重分析了温度的垂直变化以及温度平流在降温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分析得出最有利强降雪的高低空的环
0505号台风“海棠”在西北行影响我国期间,其路径先后两次出现明显的转折。本文利用雷达图像和卫星云图分析“海棠”的奇异路径,采用MM5模式对台风“海棠”进行了两重嵌套的数
本文利用观测资料、FY-2C卫星云图、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多普勒雷达的实时监测资料,对2006年6月13日发生在贵州西南部黔西南自治州望谟县的突发大暴雨天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会议
本文利用美国新一代非静力平衡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WRFV2.1系统对发生在2006年1月14日的北京地区平流雾进行数值研究,分析平流雾发生、发展和消散机制。结果表明,北京地区的偏东
会议
对2006年2月13-14日延吉市CO中毒事件的成因及气象条件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持续弱风和大幅度升温是主要的气象影响因素,同时,逆温、弱气压场、云量多等气象条件对低空风速和
[目的 ]评价2009年扶绥县恶性肿瘤的发病状况,为恶性肿瘤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对扶绥县肿瘤登记处2009年肿瘤登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恶性肿瘤发病率、年龄别发病
在分析、总结宜昌雷暴气候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决策树方法初步实现了宜昌初夏雷暴0~12 h潜势客观预报。经检验,2006年5、6月的雷暴预报准确率分别达到87.9%和90.3%。
利用T213常规观测资料、NCEP/NCAR等资料,用VisualBasic6.0、Fortran等语言编程建立了“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汛期大到暴雨落区及落点预报系统”,以下简称“系统”该系统建立了历史
会议
为了全面摸清、分析甘肃省职业中毒发病情况,为相关部门制定防治对策提供重要依据,对甘肃省1986~1999年职业中毒发病情况及其分布进行了分析。1 资料来源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以T213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初步选出0、12、24、36 h的316个预报因子,利用SVM方法,建立我国中东部14个站的降水预报模型,通过建模过程中支持向量样本的比较分析来解释因子的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