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段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合并心尖部室壁瘤一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YAN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性,42岁。体检发现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1年,间断胸闷1年,近1月症状加重伴头晕。心脏听诊发现胸骨左缘第3-4肋间3/6级收缩期杂音。心脏彩超示:左房增大,左室基底段室壁厚度正常,中段室壁增厚,中段前壁、侧壁、后壁、下壁、间隔壁厚度分别为26mm、21mm、26mm、17mm、23mm,左室中段梗阻,流速4.4m/s,压差76mmHg。心尖部室壁变薄厚约6mm,室壁瘤形成,收缩期大小约34×24mm,瘤内可见一大小约14×9mm的附壁血栓。心脏MRI示心室中间段肥厚型心肌病,左室中段前间隔厚度约26mm,后壁厚度约17mm,左室心尖段室壁变薄,运动丧失,其内可见缓慢混杂血流信号,累及右室心尖段(厚8mm)并左室心尖部室壁瘤,附壁血栓形成。心脏ECT显示:左室前壁及间隔壁心肌不均匀增厚;心尖及下壁心肌梗死,后壁及后侧壁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显示:偶发房性或室性早搏,短阵房性或室性心动过速,ST-T异常;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未见冠脉狭窄与阻塞性病变;因左室心尖部血栓,未做左室造影检查。该患者经1个月华法令溶栓治疗后复查心脏超声发现血栓消失。其母亲心脏彩超提示心室壁肥厚。讨论肥厚型心肌病在普通人群的发病率约0.2%,其中约2%患者合并心尖部室壁瘤,而在中段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却有超过1/4的患者合并心尖部室壁瘤。中段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尖部室壁瘤是肥厚型心肌病相关死因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易出现恶性心律失常、血栓形成、猝死等,发生心源性死亡的比率将近40%,因此,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该病的诊断主要靠心脏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心动图、心脏核磁共振成像和心室造影,其中超声心动图是目前诊断该病最常用和最简便的无创性检查手段,总结其超声影像学的特点是:(1)显著的左心室中部室壁肥厚,舒张末期最大室壁厚度≥15mm(或有明确家族史且室壁厚度≥13 mm),基底段室壁厚度正常,需除外其他原因引起左心室肥厚的疾病,如主动脉瓣狭窄、高血压病、心肌淀粉样变性等:(2)左室腔中段狭窄,收缩期梗阻或闭塞,呈"沙漏形"或"哑铃形",心尖部室壁明显变薄、膨出,收缩期反向运动,舒张期不运动或减弱,可合并血栓形成;需排除因冠状动脉异常引起的室壁瘤;(3)CDFI:左室腔内收缩期细束高速血流(压力阶差≥30 mmHg),常伴特征性舒张期异常反向血流(由心尖至左室流入道),一般无左室流出道梗阻。但是由于超声图像的近场干扰、心尖部心内膜显示不清、超声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等原因,心尖部的室壁瘤在超声检查中最容易被漏诊和误诊,超声检查时应调节近场增益,对心尖部多切面扫查,尤其是非标准心尖切面对血栓的检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中患者的血栓就是在非标准超声切面中发现的,并由此得到了早期及时治疗。
其他文献
介绍了大庆炼油厂第三循环水场旁滤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系统配置、软件编程、控制功能、系统特点及实际应用等内容。
石油资源不可再生,且其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作为可再生能源之一的燃料乙醇的生产,尤其是利用廉价木质纤维素资源生产燃料乙醇受到普遍关注。酿酒酵母是
本文基于传播学与符号学的理论,分析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共生语境下城市形象传播的价值,围绕传播要素提出城市形象传播的对策、建议。
本文分析了欧盟近年来有关网络信息安全战略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关键基础设施保护》和《数字欧洲计划》。总结了欧盟目前在网络信息安全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所采取的应对
“华龙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机组,其设计应满足最新的核安全法规标准要求。在国际国内最新核安全法规标准中,针对核电厂应对严重事故措施的设计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第一部分:抗病毒药物更昔洛韦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在其生产过程中混入了少量与其结构十分相似的相关物质(俗称杂质),影响了更昔洛韦的产品质量。本文合成了其中的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公路桥梁的建设得到了大力发展,在桥梁结构的施工中,对于桥梁伸缩缝装置的设置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桥梁结构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如何有效的做好桥梁伸缩缝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促使科学技术也得到了较为迅猛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我国传媒行业已经逐渐开始将数字电视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支撑,在我国传媒行业
<正>今年的两会上,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郭为通过不同渠道,大力主张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为互联网服务保驾护航。主张"数字化中国"的神州数码,为何关注个人信息保
广东广铝集团实际生产中必须大量使用8~12℃的冷冻水对模具或产品进行降温处理,集团6台37 k W的冷冻机组必须24 h运行,为了利用冷却水的余热,提出了一种基于PLC与变频器的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