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据研究表明,我国已成为近视眼发生概率较高的国家,由于现阶段我国各学段学生学习压力逐年增加,近视眼的发病情况也向着低龄化的趋势发展。而导致近视发生的原因较多,其中遗传因素是已得到较多科学论证的决定性因素,而对于低龄段学生发生的单纯性近视情况也与环境因素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本研究通过对保定市多所小学五年级学生近视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保定市小学生视力变化情况和日常用眼习惯等,分析小学生近视发病原因及影响因素,发现并且探索有效的干预手段,制定相关措施控制并且防治小学生近视发生率,为小学生近视眼防护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2.1研究对象在河北省保定市4所小学中招募的800名10-11岁的五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排除严重眼部疾患,如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等。分别为男生389名,女生379名,同时受试者皆自愿参加本次实验。2.2研究方法:(1)裸眼视力测试:测试采用电子视力表测试受试者3米外的裸眼视力,要求受试者先挡住左眼测试右眼,判断电子视力表上的"E"型字母开口方向,数次测试之后按系统自动提示挡住右眼测试左眼直至按系统要求测试完毕得出最终结果,然后记录。屈光度测试:采用Canon电脑验光仪测试屈光率。选择自动测试模式,检查模式K/R模式。让受试者者就座于适当位置,用下巴靠座按钮移动下巴靠座,以使患者眼睛与高度调整标记对齐,将操作台箱要拍摄的眼睛移动,握住操作杆,使受试者瞳孔处于屏幕正中,刚瞳孔处于最佳测试位置时,绿色光标亮起,自动测试3次。测试完毕换另外一只眼睛测试。两项测试前届对测试人员进行了专业的培训。(2)问卷调查: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从电子产品、室外活动、学习姿势以及饮食四个方面对视力的影响进行调查。共发出8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766份。2.3统计学方法数据由excel录入后计算近视率,并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表示。研究结果:相关测试后,有完整数据资料的共766人,其中男生389人,女生379人,实验对象整体近视率为36.94%,男生为近视率34.44%,要小于女生39.41%的近视率。(1)拥有1-3个电子设备的小学生正常视力率与近视率并无显著性差异,而拥有4个电子设备的小学生正常视力率要远低于近视率。每天使用30min以内和电子产品的小学生正常视力率要高于近视率,而使用时间30-60min、60-90min以及90-120min的小学生相反。由此可见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越长对小学生视力状况影响越大,且呈现负面影响。(2)随着户外活动时间的增加,视力正常的学生所占的比重大于近视的学生。每天室外活动少于30min的小学生视力正常的22.03%要低于近视率26.72%,每天超过30min室外活动的小学生近视率都要低于视力正常率。而每周参加运动次数与视力的影响从数据上观察无规律性联系。(3)不良的学习姿势对于小学生视力的影响是一个不利因素,偶尔侧脸趴在桌上的姿势学习的小学生视力正常率45.08%要低于近视率47.32%,仰卧或者俯卧学习的近视率53.77%要远高于视力正常率58.19%,而从不仰卧或者俯卧学习的正常视力率29.8%远高于近视率24.18%。从不和偶尔在行驶的车内学习的小学生视力正常率较高与近视率,而总是在行驶的车内学习的小学生近视率2.84%要远高于视力正常的0.64%。(4)正常的饮食规律和均衡的营养配比对小学生的视力情况有正向的影响,总是按时一日三餐的小学生视力正常率73.06%要远高于近视率68.44%,并且三餐均衡饮食的视力正常的学生为49.14%高于近视学生所占比例45.08%。结论与建议:保定市小学生近视率检出率为36.94%,男生为近视率34.44%,女生近视率39.41%。男生相对于女生来说近视率较低,更不易近视。通过数据分析得出适当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每日合理的室外活动时间、良好的学习姿势和学习环境以及均和合理的营养配比都是对小学生视力的正确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