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介绍了“文化”的本质意义,研究了儒道理论研究与文化生态建设的关系,并进一步表明以庄子学说为核心的道家思想的深入研究,无疑会大大促进文化生态的建设。
【出 处】
:
2012年中国古代散文研究国际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文化”的本质意义,研究了儒道理论研究与文化生态建设的关系,并进一步表明以庄子学说为核心的道家思想的深入研究,无疑会大大促进文化生态的建设。
其他文献
散文与佛学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本文抛砖引玉,就散文与佛学的关系作了简略的探讨,主要涉及散文理论、散文创作、散文作家等与佛学的关系。
明正德、嘉靖之交,时局动荡,士人的生命旨趣纷纷由诗文创作转向了“性命之学”。唐宋派“文以明道”的创作思想遂取代前七子主情感、重格调的诗学主张,成为嘉靖前期主流的文学思想。王慎中的“文以明道”说,努力调和文与道之间的价值冲突,以“性情之效”沟通主体心性与文章风格,并主张效法欧、曾文风,为明中期士人以诗文表达心性道德寻求到一种合理的途径。其“道其中之所欲言”的创作主张,强调创作主体的自心体验,在一定程
于景祥先生于《中国骈文通史》中始设专节论述金代骈文,开创之功不可掩没。笔者多年来致力于金代散文的研究,基于对金源文献的掌握和散文文体的考察,有诸多意见与于先生不合,故而撰写此文,在于先生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一些新的看法,以供学术界讨论。总体说来,分歧的焦点集中在发展历程的划分、研究对象的划定、价值评判的依据这三个方面。金代骈文研究需要从文本对象、分期依据、文体观念三个方面更新观念。金代骈文发展的划分
章太炎对清代人物的评价或有偏颇之处,但在论述桐城文派时,则基本上出以纯粹的学术眼光,从自己一以贯之的文学观念出发。而王闿运和林纾分别代表了其评价标准的正反两面人物。清代的骈散之争和曾国藩皆与桐城文派密切相关,对于这两者的评价,则可体现章太炎的“革命家”身份与学术大师之间的平衡,也由此可见他对桐城文派所作评价的公允态度,没有受到其政治立场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散文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成绩是显著的,尽管还有不少问题仍尚待深入,但总的发展态势是令人振奋的。首先是大中型系列丛书的编辑出版呈现出迅猛的势头;其次是出版了较系统地研究近代散文的基本品格、基本特征和定位的中国近代散文史专著,填补近代散文史研究空白;再次是发表了一些有较高学术质量的论文,这些论文从不同角度对近代散文进行了研究。回顾近30年来中国近代散文研究的历程,总
“文理”观是章太炎文学观、尤其是散文观的核心。寻其“文理”观,不仅表现在其于文章分类上尚“文理”,重视著作之文,而且从其散文史观来看,亦惟尚“文理”,尤重晚周及魏晋说理文。作为一位有政治理想的思想家,章太炎的“文理”观与其社会哲学思想有渗透、浸染之处。
本文通过对《骄文考》一书中12篇文章的分析,表达了作者对书中诋毁古文和白话文的思想观点的极不赞同,笔者认为对待中华传统文化,要探取珍重、爱护的基本态度。不能靠打倒古代名人,“颠复传统”,以哗众取宠。企图以“狂怪”而扬名,对传统文化只能造成混乱和破坏。评价中华文化,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立场,要有根有据,讲求科学性、逻辑性,避免走极端,犯片面性错误。不应该对自己所喜欢的就捧上天,所不喜欢的就踏入地。学术研
宁夏的历代碑刻文,保存在不同的载体中,有出土的碑文和见于宁夏方志中的碑文,本文是对宁夏碑刻文普查整理的一个部分,主要从《宁夏历代碑刻集》《固原历代碑刻选编》《彭阳县文物志》《宁夏历代艺文集》以及宁夏历代方志如《嘉靖宁夏新志》《万历嘉靖·固原州志》《乾隆宁夏府志》等辑出碑刻文400多篇,按照内容初步分为六类:墓碑文、祠庙寺观碑、书院学校教化碑、颂赞记功碑、修缮重建碑、其它杂纪碑,对其进行简要的说明论
中国古代的文章不同于现在的文章。古代文章在教育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文章教育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点。古人的文章学习朗诵为主。
本文主要分为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宏观、整体的理论研究中介绍了神话思维对小说观念的影响及神话中人物形象演变对小说影响,分析了神话思维下的道家思想、儒家思想及佛家思想对小说的影响。微观、具体的实践研究主要描述了中国神话传说的特点、神话传说与古代叙事文学在形态上的对应关系,探讨了神话中的某些母题在小说中的演变及神话的某些意象在各类文学中的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