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临床诊断学是从基础医学课程到临床课程的过渡,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和实践性.针对体格检查教学实践,本文总结了课堂讲授、引导式教学模式、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虚拟教学模式等的特点和应用,探讨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发展空间,以期最大化提高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自主学习、小组互动学习和临床实践,提高临床诊断学的教学质量.
【出 处】
:
第20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诊断学教学改革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床诊断学是从基础医学课程到临床课程的过渡,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和实践性.针对体格检查教学实践,本文总结了课堂讲授、引导式教学模式、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虚拟教学模式等的特点和应用,探讨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发展空间,以期最大化提高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自主学习、小组互动学习和临床实践,提高临床诊断学的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临床实习是培养医学生成为临床医师必不可少的手段,是把书本知识运用到临床实际工作中的转变过程,是培养临床实践能力的必然途径.医学生必须参加大量的临床实践,在医疗工作实践中不断增长自己的才干,提高操作技能和临床诊治能力,适应信息社会对创新型医学人才的急切需求.重新认识和理解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围绕通过如何加强临床实践教学,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的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在八年制临床实习阶段开展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方法(CBL)教学,并应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成绩评价CBL教学实施效果.将八年制实习学生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n=26)和CBL组(n=24),结果表明,CBL教学组的成绩都要优于传统教学组(P<0.05).
目的:分析形成性评价在诊断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南华大学2013级药学专业学生中,随机抽取一个班的学生作为实验组,另一班的学生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形成性评价,对照组只进行终结性评价,观察两组的学习效果并对实验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学生的学习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形成性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诊断学实验教学的学习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与信息革命的高速发展,传统教育在先进网络信息技术的冲击下面临着新的挑战.探索适合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教学模式是医学教学研究的重点.虚拟仿真教学是高校教学改革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培养的重要教育手段之一.
为顺应留学生临床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教学质量要求的提升,通过几年的留学生诊断学教学实践和探索,立足留学生临床专业教育培养目标,强化课程设置、师资培养、教材建设、教学手段、教学管理等多个教学环节的建设和推进,开设小班化情景模拟教学,为临床教学注入新鲜的理念和气氛,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有助于拓展思维,提高留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中国医学教育国际化程度的提高,留学生医学教育成为富有挑战的课题.为了提高留学生内科学的教学质量,笔者根据华西临床医学院留学生内科学专业教学情况,从师资选拔培养,课程优化改革,教材建设选编、教学方法改进,科教互补和重视教学反馈等方面,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留学生内科学课程教学质量,本文总结建设华西临床医学院留学生内科学精品课程和培养国际化医学人才的实践经验和体会.培养医学留学生正确的内科学思维和临床
目的:探讨提高诊断学全身体格检查教学质量的对策.方法:通过对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314名学生在诊断学全身体格检查考核中的成绩和表现进行调查,分析学生对于全身体检中内容、技巧的掌握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结果:通过对学生全身体格检查考核中内容和技巧得分情况显示,192项体检内容中47.4%学生掌握欠佳,其中尤其以14项内容学生掌握情况差;检查技巧中检查系统而全面无重复、颠倒、遗漏,触诊技巧
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引入到医学生的培养教学中,提高了教学质量,有助于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技能及沟通技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中存在的矛盾,解决了一些临床教学中所面临的困难,并且效果良好.
在近一学年的诊断学学习中,体会到华西诊断学课程的多样性丰富性.教学形式包括了课堂讲授,电教录像;软件教学,包含了学生自主使用模具来学习;还有SP教学、TBL、PBL以及见习等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因事制宜,很好地发挥了教学效果,既让教学变得生动形象、丰富多彩,提高了同学们的兴趣,又能更好地促进同学们对相应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
问诊是物理诊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在临床问诊学习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两中心角色转换"的阶段性问诊学习方法,即学生、患者在临床问诊学习的全过程中,随时间和地点的变化,其中心地位互相转换,形成了以患者为中心的问诊交流阶段,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阶段的模式.该模式可以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问诊能力,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