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裸鳃目软体动物美丽拟皮片鳃(Dermatobranchus ornatus)及其可能的食源动物柳珊瑚Muricella sp.的化学成分研究

来源 :2006全国海洋生物技术与海洋药物学术会议暨全国第九届海洋药物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0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中国南海的裸鳃目软体动物美丽拟皮片鳃(Dermatobranchus ornatus)中分离得到4个eunicellane型二萜:Ophirin(1)、calicophirin B(2)、13-去乙酰氧基calicophirin B(3)及3-去乙酰基-13-去乙酰氧基calicophirin B(4);而由同时、同地采集到的柳珊瑚Muricella sp.中则分离得到calicophirinB(2)、13-去乙酰氧基calicophirin B(3)、astrogorgin(5)及类似物6.这些化合物的结构经波谱学实验并与文献报导的数据相对照得以确定,并首次对Ophirin(1)的NMR数据进行了全归属.Ophirin(1)的单晶X-衍射实验不但进一步确证了化合物的结构,而且使这一类化合物的立体结构表述得到修正.本文是对Dermatobranchus属软体动物化学成分研究的首次报导;研究提示,美丽拟皮片鳃能通过选择适当的食物,并将食物中有用的次生代谢产物转移、富集到身体的特定部位,使之成为自身的化学防性物质.美丽拟皮片鳃与Muricella属柳珊瑚中共同出现的类似化合物支持二者间可能存在的捕食与被捕食的生态学关系.
其他文献
措勤-昂仁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地理坐标为北纬29°20′~31°00′;东经85°00′~87°30′范围内,行政区划隶属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的措勤县和日喀则地区的昂仁县境内,属青藏高原内部山区.本文研究西藏措勤-昂仁地区岩浆活动和铁、铜矿化特征及其成矿控矿系统。
现代大洋底部的热水活动及其成矿作用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矿床学研究领域最大的发现之一.通过一系列的深海钻探计划,以"黑烟囱"和"白烟囱"为标志物的海底喷流型矿床正成为全球海底矿产资源勘查的重要战略目标.由今及古,在陆内造山带,古海相喷流沉积矿床同样引人关注,VMS型和SEDEX型矿床是铜、铅、锌等金属矿产资源的重要产出类型,它们以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理论研究意义成为矿床研究领域内长久不衰的研究热点.古海洋热
雅鲁藏布缝合带仁布地段遭受了较为严重的构造破坏,被改造为典型的蛇绿混杂带.混杂带北侧与冈底斯火山岩浆弧为邻,南侧与三叠纪复理石沉积,即拉孜及康马构造地层地体相接(西藏地质矿产局,1993;夏斌,1993),其间混杂的辉绿岩和玄武岩构造岩块野外产状不清,与蛇绿岩相伴产出.蛇绿岩块的规模变化大,面积为0.002-8 Km2不等.岩石残片之间多为南北向逆冲推覆断层,遭受构造破坏变形强烈,与西邻大竹卡和日
以pH作为调节因素研究了其对人肿瘤坏死因子(hTNF-α)基因在鱼腥藻中表达的影响,确定了转基因鱼腥藻生长和hTNF-α基因表达的最适pH.结果显示,转基因鱼腥藻更适宜在偏碱性的环境生长;pH对其光合活性有影响;pH8.0-8.5最利于hTNF-α基因表达;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转TNF-α基因鱼腥藻IB02在100L光生物反应器中的最适培养条件,为以后的工业化生产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本实验将野生型藻与转基因鱼腥藻的生长情况进行了对比,测定了藻的OD值、pH值和光合放氧量的变化情况,并对hTNF-α基因的表达进行了检测.
为了扩大鲑精蛋白的来源,以充分利用其抗菌活性,本文报道了用基因工程方法取代传统从鲑鱼精子提取方法生产鲑精蛋白的可能性.我们设计了一个基于鲑精蛋白的重组线性肽.选取大肠杆菌偏爱的密码子设计了三段引物,用于合成编码鲑精蛋白的基因.通过引物互补PCR技术获得能表达鲑精蛋白的基因片段.将得到的基因片段插入到pED质粒(pED是将含有消去了唯一酸水解位点的L-天门冬酰胺酶C末端的基因片段插入到pET28a的
为制备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口服剂,利用三亲接合转移方法将本研究集体构建的携带有TNF-α基因的穿梭表达载体pMD-489-TNF导入一种海洋蓝藻-聚球藻7002,得到了有卡那霉素抗性的转基因藻,转化率为0.054%.通过PCR扩增验证目的基因已整合到了宿主染色体中.通过生长曲线和光合放氧曲线分析得出外源基因的转入对蓝藻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酶联免疫分析表明pMD-489-TNF转基因藻
为利用已经构建的转TNF-α基因的工程鱼腥藻IB-02制备口服剂,必须了解工程藻中重组质粒的遗传稳定性.应用匀浆法,将每一代次无选择压力下培养的含pMD-489-TNF重组质粒的丝状体转基因藻IB-02处理成单细胞后,采用无选择压力下平板稀释涂布培养,选择压力下挑单藻落于试管中振荡培养,测定了pMD-489-TNF重组质粒在转基因鱼腥藻IB-02中的分配稳定性,并对每代次的质粒进行PCR扩增,验证
海绵原细胞是海绵体内的干细胞.为研究海绵上皮细胞和胶原细胞对原细胞分化的调节作用,分别制备繁茂膜海绵的上皮、胶原细胞(两者合称PC细胞)和原细胞,再将PC细胞和原细胞分别以1∶2,1∶1,2∶1进行组合培养.观察发现,PC细胞能够聚集、贴壁并铺展成单或复层,但不能发育成功能性小海绵.高纯度的原细胞能够聚集,但不能贴壁、分化成小海绵.PC细胞和原细胞混合培养时,尤其当比例为2∶1时,几乎全部海绵细胞
本文以水母Rhopilema esculentum Kishinouye(R.esculentum)为原料,来初步研究各种理化因子对水母毒素中蛋白酶活性的影响,这为水母毒素蛋白的提取利用及研究毒素蛋白的稳定性,生物活性等提供重要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在0.02mol/L,pH 8.0的磷酸缓冲溶液中,Zn2+、Mg2+、Mn2+均能增强水母毒素蛋白酶的活性,其中Mn2+的影响远远大于Zn2+、Mg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