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我国男子自由式摔跤项目与世界强国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国内学者研究认为其无氧功率衰减率较高,专项无氧耐力差,导致比赛中无法保持高强度长时间对抗,可能是男子自由式摔跤无法取得突破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以跑步作为运动方式的高强度间歇训练方法提高无氧能力,训练效果并不明显,无氧功率衰减依然较高。不同动作模式做功不同。对自由式摔跤无氧训练研究发现,训练仍以传统跑等为主要训练手段。而有研究指出能量代谢系统训练应该考虑专项动作模式,忽略专项动作的发力模式、力学特征和神经-肌肉控制等,可能会影响到专项能量供应水平,使自由式摔跤项目无氧训练效果向专项能量代谢的转化中存在一定问题。本研究通过设计符合自由式摔跤项目的高强度间歇动作模式,来对比传统模式的高强度间歇训练,探究对该项目专项无氧能力的影响。研究方法: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获取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并为分析讨论提供理论支撑。采用专家访谈法对TG进行专项动作设计,保证干预动作的专项性。采用实验法进行8周的实验干预。选取16名运动健将、一级和二级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CG与TG,每组8人。对照组准备活动包括15-20分钟热身(包括慢跑、肌肉激活、动态拉伸、动作模仿、神经激活),参照[12]选取四个高强度训练动作分别为波比跳、抱头蹲跳、登山者、快速高抬腿(动作顺序可以变换),每个动作20s,动作之间间歇10s,每个动作两遍,共八遍,组间间歇6min,1-2周3组,3-4周增加动作练习时间至30秒,动作间歇15秒,组间休息8min,其他不变。5-6周改为高强度短距离冲刺间歇跑,全力冲刺30s,间歇15秒,重复8次,间歇8min,7-8周增加动作时间至40秒,动作间歇20秒,组间间歇10min,其他不变。实验组前四周采用跪姿半蹲跳、跤姿抖大绳、低位弓步跳、高跪撑跳。后四周分别采用翻牛角沙袋、滚桥变相跳、快速拉皮条、快速摔布袋四个不同的动作,这些动作顺序可以变换,训练时间、动作间歇时间、组间间歇时间、练习次数、负荷强度均与对照组保持一致。实验过程采用SUUNTO团队心率实时遥测系统来控制实验强度,实验前后进行相关指标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CG组与TG组实验后最大功率、相对最大功率、平均功率、相对平均功率、功率衰减率与实验前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达到最大功率的时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CG组与TG组相比,实验后CG组相对最大功率较TG组有较大提高,且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CG与TG比较,实验后60s徒手抱腿和防抱腿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0s、60s布人夹颈背和提抱过胸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CG与TG组比较,实验后3 min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安静时、5min时、10min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CG与TG比较,实验后乳酸清除率3-10min和5-10min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4)CG与TG组比较,实验后CK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T、C、BUN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结论:(1)CG可以显著提高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的最大无氧功率;TG可以显著提高自由式摔跤运动员专项耐力。(2)TG比CG可以更好地提高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的耐乳酸能力;(3)TG与CG均可降低自由式摔跤运动员无氧功率衰减,无氧功率评价自由式摔跤运动员无氧耐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4)自由式摔跤项目无氧能力评价时,无氧功率测试结合无氧专项素质及血乳酸测试可以更加准确评价出专项能量代谢水平。建议:(1)CG与TG组均可以提高摔跤运动员的无氧能力,但CG在最大无氧功率训练方面效果更好,TG在提高糖酵解供能能力方面更好,在实际训练中,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有针对性训练。(2)CG与TG对专项训练的强度适应不同,在今后实践训练中可以根据训练的不同阶段灵活运用两种训练方式。(3)在今后进行自由式摔跤项目无氧能力评价时,无氧功率测试结合无氧专项素质及血乳酸测试可以更加准确评价出专项能量代谢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