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将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结构基因上的多个线性B 细胞抗原表位进行不同的串联表达,用IBV 标准血清对不同组合的串联蛋白进行抗原性鉴定和分析,为下一步建立血清抗体检测方法奠定基础.前期工作中从IBV 结构基因S、M、N 上预测和筛选到8 个线性B 细胞表位,通过RT-PCR 和合成方式获得,然后通过酶切、连接、添加柔性linker 的方式串联成4 种线性B 细胞表位串联基因,与PGEX-4T
【机 构】
: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疫病防控与食品安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985工程”西南资源环境与灾害防治科技创新平台,四川成都望江路29号 610064
【出 处】
: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三届全国禽病分子生物技术青年学术论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结构基因上的多个线性B 细胞抗原表位进行不同的串联表达,用IBV 标准血清对不同组合的串联蛋白进行抗原性鉴定和分析,为下一步建立血清抗体检测方法奠定基础.前期工作中从IBV 结构基因S、M、N 上预测和筛选到8 个线性B 细胞表位,通过RT-PCR 和合成方式获得,然后通过酶切、连接、添加柔性linker 的方式串联成4 种线性B 细胞表位串联基因,与PGEX-4T-1连接构建了4 种串联表达载体,转化E.coli B L21(DE3)进行原核表达.
其他文献
MDVs of different serotypes were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most potential vectors for polyvalent vaccines.
用RT-PCR方法扩增了7 株分离自江苏地区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基因片段,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7株病毒NA 基因同源性为86.0%~99.6%,其中5株分离自鸡的毒株属于h9.4.2分支,2株分离自鸭的毒株属于h9.4.1分支.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5株鸡源分离株NA基因在61~63位缺失了3个氨基酸,2株鸭源分离株NA 基因在39~40位缺失了2个氨基酸.
对云南省两个发病鸡场的组织病料进行病原分离,通过血凝、血凝抑制试验和RT-PCR 检测,证明分离毒株为新城疫病毒.采用特异性引物经RT-PCR 扩增F基因,纯化后克隆至pMD18-T 载体,并对其进行测序.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云南省2株新城疫毒株F基因核苷酸与Lasota 株之间的同源性为99.4%-99.6%,与F48E9 株之间的同源性为89.0%-89.1%.
为正确认识鸽源新城疫病毒(NDV)的分子特征和致病性,以便于采取措施进行有效防控.本研究对从发病鸽群中分离鉴定的一株NDV(Pigeon/China/SDS/2011)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和致病性试验.全基因测序结果显示Pigeon/China/SDS/2011基因组长度为15192nt,具有NDV 强毒株F蛋白裂解位点112RRQKRF117.遗传进化分析发现Pigeon/China/SDS/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引起的一种能导致大多数禽类消化道、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为主要特征的的高度接触性、急性败血性禽类传染病。本研究根据GenBank 公布的LaSota 和GM 株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V 和W 基因通过融合PCR 获得NDV疫苗株LaSota 和强毒株GM V和W基因,构建
将本实验室保存的一株La Sota 病毒用有限稀释法接种鸡胚进行纯化,连续传代五次后筛选到一株高血凝效价的纯培养克隆株,命名为La Sota C5,并对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克隆株与亲本株在生物学特性与基因序列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参照La Sota C5 株全基因序列单酶切位点,用RT-PCR 的方法将基因组分8段扩增,按照病毒基因组的结构顺序,将克隆片段定向插入到TVT 转录载体中,成功构建含有病
IFN 调节因子(interferon regulation factor,IRF)家族在IFN 的诱导表达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近来研究表明IRF-7是诱导IFN表达的最主要的调节因子。病毒dsRNA可被宿主特定的Toll 样受体识别,由IRF3和IRF7介导产生干扰素,在宿主抗病毒感染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宿主又可利用NF-κB信号通路控制的免疫系统抵抗病毒的感染。
本研究旨在研究基因Ⅶ型新城疫病毒(NDV)对于鸭的致病性,以明确鸭在NDV 流行病学中的作用.选取两株鸭源基因Ⅶ型NDV 流行株,以0.2 和0.5ml 剂量分别通过滴鼻或肌肉注射对商品鸭进行人工感染试验,同时用0.1ml 剂量通过滴鼻感染SPF 鸡.试验结果发现SPF 鸡用两株NDV 攻毒后表现气喘、流涎和拉绿色稀粪等症状,并于3-6 天100%发病死亡,而实验鸭用两株NDV 攻毒后未见明显发病
本研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 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广西分离株GX-YL5 人工感染健康非免疫雏鸡后不同时间气管黏膜和哈德氏腺中与天然免疫相关的Toll 样受体TLR2、TLR3、TLR6 和TLR7 的mRNA转录水平和IBV载量变化动态。结果显示感染早期(14DPI 前)鸡气管黏膜和哈德氏腺TLR2、TLR3、TLR6 和TLR7 的mRNA 表达水平在大部分时间点都出现了不
从2012 年山东省发病商品鸡群中分离鉴定了9 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并对其S1 基因进行了序列测定和分析。遗传进化分析发现,9 个IBV 流行株和国内外参考毒株可分成4 个基因型。其中8个IBV 流行株属于以QX 为代表的基因I 型,而SDIB781/2012 与其它8 个流行株遗传距离较远,属于基因IV 型。为明确现有弱毒活疫苗对IBV 流行株的免疫保护效力,分别用491、2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