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多原发癌又称重复癌其界定分为两大类:1.发生于不同组织或器官,2.发生于相同的组织—多中心发源的肿瘤。进一步分析还包括同时性和异时性。目前国内对重复癌的诊断依据基本采用Warren和Gatesl932年提出的标准。近30年来随着消化道内镜的广泛普及,特别是内镜下碘染色技术的推广,食管癌早诊水平大幅度提高,与此相伴随是对癌前病变的认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00年WHO总结了近年国际病理和遗传学界的研究结果,编辑出版了消化系统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一书《简称:WHO新分类》。WHO新分类将不典型增生称为上皮内瘤变(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或腺瘤(adenoma),本文从经典的重复癌诊断和WHO肿瘤新分类两个标准,分析食管癌高发区食管贲门重复癌和重复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病情况。
方法:分析对象为河北省磁县台城乡40-69岁的人群,根据课题设计要求,直接采用内镜碘染色普查。食管黏膜碘染色后或贲门区发现阳性或可疑病灶,咬检2-块;未发现可疑病灶则在食管距门齿25CM处(任何方位)以及贲门脊根部,交界线下2CM内,12点钟方位各咬取一块活检。应普查2992人,除外禁忌症,实际普查2013例,男性973例,女性1040例,中位年龄47.0岁,普查率为73.8%。所有普查对象的资料用SPSS软件建立数据库。根据WHO新分类标准,将食管鳞状上皮的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黏膜内癌和贲门腺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黏膜内癌划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IN)。对食管和贲门病理同时为HIN的作为重复HIN诊断,食管贲门重复癌仍采用Warren标准。
结果:共检出食管HINl07例,其中鳞状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53例,原位癌50例,黏膜内癌4例;贲门HIN 20例,包括腺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17例,黏膜内癌3例;早期浸润性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分别为14例和17例。以Warren的诊断标准统计,食管贲门重复癌2例,患病率0.1%(2/2013),占食管贲门原位癌、黏膜内癌和早期浸润癌总检出的2.2%(2/88);食管贲门重复HIN 4例,患病率0.2%(4/2013),占HIN总检出的3.1%(4/127)。
结论: 磁县40-65岁人群食管贲门重复癌和重复HIN患病率分别为0.1%和0.4%;重复癌占食管贲门癌的2.2%,重复HIN占HIN的3.1%。结论目前食管贲门重复HIN的研究报道尚没有,文献报道食管贲门重复癌占全部食管贲门癌中的0.4%-0.7%,但临床报道的基本是中晚病人。WHO对不典型增生新的两级分类标准是对肿瘤的诊断水平更提高了一步。我们这次的研究分析有两个特点:一是直接采用内镜碘染色提高了早诊率,二是选择了40-65岁的一个队列分析。因此食管贲门重复癌和重复HIN更反映高发区的实际患病情况。过去贲门癌是划分在食管癌统计,80年代中期依照国际疾病分类项目编码原则将贲门癌归人胃癌。食管癌高发区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包括贲门癌的胃癌发病率超过了食管癌。那么研究早期食管贲门重复癌,对了解食管癌高发区的病因,肿瘤的发源方式及诊断和治疗都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在这个研究当中以新的国际诊断标准为依据,也是当前国际学术交流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