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可卡因成瘾被普遍认为是由神经可塑性异常造成的疾病,近来发现AMPK能通过作用于某些膜受体或膜通道而影响神经元的形态及功能。在本研究中,我们探讨调节伏隔核中AMPK的活性是否能影响大鼠对可卡因的行为应答反应。方法:我们训练大鼠进行13-15 d的可卡因自身给药训练,通过腺病毒基因转染及神经药理学手段调节大鼠伏隔核中AMPK的活性。之后进行一个组间的剂量效应测试和渐进比率测试。行为学测试1d后,大鼠被断头取脑,检测伏隔核中相应的分子及突触可塑性的改变。结果:单次腹腔给予可卡因及可卡因自身给药训练均能引起伏隔核中AMPK活性的降低。增强伏隔核中AMPK的活性能引起剂量效应曲线的下移,即减弱可卡因的奖赏强化效应;抑制伏隔核中AMPK的活性能引起剂量效应曲线的上移,即增加可卡因的奖赏强化效应。在渐进比率测试中,抑制伏隔核中AMPK的活性能增加大鼠自身给药的断点值,即大鼠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去获得可卡因,反应大鼠对可卡因动机行为的增强。调节伏隔核中AMPK的活性不影响大鼠对蔗糖自然奖赏的动机行为。结论:伏隔核中AMPK的活性能够调控大鼠的可卡因自身给药行为,影响大鼠可卡因渴求行为的发展及持续,并且最终可能调控可卡因成瘾的易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