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D结合碘伏及双氧水溶液灌洗在四肢严重软组织损伤创面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lie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VSD敷料结合碘伏及3%双氧水溶液反复灌洗在四肢严重软组织损伤创面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3年06月至2014年06月收治并采用VSD治疗的严重四肢软组织损伤患者36例,合并骨折32例,单纯软组织损伤4例,年龄18~66岁,平均40.5岁。
其他文献
目的 在MRI影像探讨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患者在不同腰椎节段的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和硬膜囊横截断面积(Dural Sac Cross-sectional Area,DSCA)的关系。
目的:本研究拟分析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术后近端弯棒角-近端交界角的不匹配与远期随访期间发生近端交界性后凸(PJK)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27例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资料,包括3名男性和24名女性.所有患者的随访时间均大于两年.术前、术后即刻和末次随访均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分别于三个时间点测量患者的近端弯棒角(PRCA)及PJA.根据末次随访PJA是否大于10°将患者分为P
目的:总结分析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促进患肢功能尽快恢复的护理方法,以为髋关节置换患者提供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案。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我科行首次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共纳入患者186例。
目的 探讨人工椎间盘置换术(artificial disc replacement,ADR)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长期疗效。方法 集中随访2004年7月至2006年7月行ADR治疗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21例(24个椎间盘),男9例,女12例;年龄26-67岁,平均46岁。
目的:降低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重度疼痛发生率,尽量将疼痛控制在微痛,甚至无痛的范围内,使患者安全、舒适地度过围手术期和功能康复期,提高手术的顺应性和预后效果,利于术后早期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方法:成立品管圈,采用头脑风暴法选定“降低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重度疼痛发生率”为本期活动主题,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5月开展活动,对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疼痛进行原因分析,通过查找真因拟定对策,在对
目的:通过CT扫描髋臼形态,描述“颈后线”与髋臼的位置关系来评价DDH患者术后髋关节复位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小儿骨科治疗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患儿15例,男性6例,女性9例,其中单侧脱位13例,双侧脱位2例,左髋12例,右髋5例,共计17髋,年龄3个月~18个月之间,平均年龄为9个月,均采用闭合复位矫形石膏外固定术的方法治疗,术前,术后均采用影像学资料进行诊断
目的:观察可调式万向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远端开放粉碎性骨折伴胫前后动脉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一2014年12月共9例胫腓骨远端开放粉碎性骨折伴胫前后动脉损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Gustilo-Anderson分型,全部为ⅢC型。其中男性8例,女性1例;年龄23~61岁,平均年龄38岁。
会议
目的:异位骨化是全髋置换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非甾体抗炎药已经被用作全髋置换后异位骨化的一种常规预防性用药。但是,非甾体抗炎药预防异位骨化的疗效,尤其是选择性与非选择性非甾体抗炎药预防异位骨化的疗效仍然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按照贝叶斯框架对随机对照研究进行荟萃分析,进而来评估非甾体抗炎药预防全髋置换后的异位骨化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 提高优质护理的质量与效果。方法 通过温馨护士站品管圈的创建,提供人文关怀服务。结果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比去年同期均明显提高。结论创建温馨护士站,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改善了服务环境,服务语言态度,人人主动服务,人人争先创优,为患者提供了优质满意的服务。
目的 观察应用一站式杂交手术平台进行骨科巨大肿瘤Ⅰ期切除手术患者的术中出血量、 手术时间、 并发症及肿瘤复发情况, 阐述骨科一站式杂交手术的优势。方法 收集本院关节四肢外科 2010年11月至2012年5月施行一站式杂交手术切除6例巨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24~ 63岁。其中纤维瘤2例,软骨肉瘤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