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血吸虫病人兽共患,危害严重。然而,目前有关血吸虫与宿主互作的机制认识仍非常有限。本研究旨在研究感染血吸虫后宿主循环血miRNAs的表达分化,深入探讨血吸虫与宿主互作的分子机制。利用miRNAs表达谱芯片分析感染和未感染血吸虫的小鼠循环血miRNAs的差异表达情况,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差异miRNAs的靶基因,并通过GO和KEGG方法分析靶基因的功能和调控途径。另外,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部分差异的miRNAs进行验证,并对其中3个miRNAs及其潜在靶基因的调控关系进行分析。通过两次重复试验,我们分别筛选了294和189个差异表达的miRNAs,其中,36个miRNAs在两次重复试验中表达的趋势一致。Pathway功能聚类分析显示这些差异的miRNAs与疾病病理损伤相关,主要参与Wnt和MAPK等信号转导途径。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感染后小鼠循环血和肝脏中miRNAs(miR-706和miR-134-5p)分别与其靶基因(Caspase-3和Creb1)存在显著负调控关系。这些结果表明,日本血吸虫感染后宿主循环血miRNAs的变化可能会引起其靶基因是表达变化,循环血miRNAs可能在血吸虫感染引起的肝脏病理损伤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将进一步完善血吸虫与宿主互作的分子机制,为新的血吸虫防治手段的形成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