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国小学童在不同负重率之背向行走,对下肢肌电参数之差异.研究对象:以台北市大同区日新国民小学五年级九名男性学童为受试对象(年龄11.18±0.41岁,身高146.74±3.62公分,体重42.21±10.97公斤).方法与步骤:用平衡次序法在实验步道上进行三种不同负重率(体重的0%、10%、15%)的背向行走,以双肩后背之负重方式,在平地的实验步道上进行背向行走.以AMTI测力板(1000Hz)和肌电仪(1000Hz)等仪器,使用同步方法撷取学童背向行走之测力板和肌电参数,测力板和肌电原始讯号透过讯号放大器接收盒与A/D转换卡传至电脑.测力板原始讯号以Dasy Lab 6.0分析软件,经滤波(filter)、校正模组(scaling)得到前后和垂直的地面反作用力,来区分制动期与推蹬期;肌电原始讯号经DasyLab 6.0分析软体,进行滤波(10-500Hz)、全波上翻和积分运算,获得积分肌电量,再除以积分期间的时间,得到肌电振幅,并以MVC法进行标准化.实验资料以相依样本单因子变异数分析(α=.0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讨论:在三种不同负重率的制动期中,股直肌和腓肠肌的肌肉活化程度超过胫骨前肌和股二头肌;反之,在推蹬期时,胫骨前肌和股二头肌在的肌肉活化程度胜过股直肌和腓肠肌.本研究是以不同负重率对国小学童在背向行走时,站立期的左脚各下肢主要肌群活化之积分肌电讯号皆未达显着水准(P>.05),推测其原因可能为负重率未超过15%.结论:制动期的股直肌,会因负重率的增加,撑起膝关节所承受的压力,使身体背向行走,来激化较大的肌肉活性;股二头肌肌肉活化,在背向行走中亦扮演着平衡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