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阅读火星南极地貌图过程中,笔者注意到在火星南极冰盖区的东经150°至220°,南纬70°至82°的区域里,发育两组共轭交叉断层.一组主体走向为北北东-近南北向;另一组主体走向为北东东-近东西向.二者共同构成的共轭追踪断层主体走向为北东向,显示出主压应力方向为北东向.从南纬75°线南侧的雁行断层组合样式,显示火星南极冰盖中存在低纬度区相对高纬度区的左行走滑.这种左行走滑运动学信息蕴含有重要的火星动
【机 构】
: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University of Texas at San Antonio 华中构造力学研究中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阅读火星南极地貌图过程中,笔者注意到在火星南极冰盖区的东经150°至220°,南纬70°至82°的区域里,发育两组共轭交叉断层.一组主体走向为北北东-近南北向;另一组主体走向为北东东-近东西向.二者共同构成的共轭追踪断层主体走向为北东向,显示出主压应力方向为北东向.从南纬75°线南侧的雁行断层组合样式,显示火星南极冰盖中存在低纬度区相对高纬度区的左行走滑.这种左行走滑运动学信息蕴含有重要的火星动力学信息.根据显示的沿纬向的左行减切,低纬度区相对高纬度区自东向西运动,与火星转动方向相反。这正好说明火星南极冰盖形成以来,经历了火星的自转加速运动。这就是上述共扼断层的火星动力学意义。这一结论与作者以前根据火星极地旋卷构造和THARSIS巨型双核型旋卷构造得到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
其他文献
断层的分布、活动和演化是裂陷盆地构造研究的核心,也是其油气勘探的关键.早在20世纪50年代,Anderson利用库仑—摩尔准则来解释自然界岩石断裂的形成,推断正断层的倾角一般为60°左右(Anderson,1951),此后,“Anderson模式”成为构造地质学在断层研究领域中的经典理论.20世纪80年代初在北美科迪勒拉地区从地质上确立了倾角小于45°的大型低角正断层的存在,并提出以此为主要构造要
造山后脉岩组合具有近同时侵位、宽成分谱系和小体积的特点。从物理学角度考虑问题,小体积意味着岩浆的快速侵位与冷却固结,暗示脉岩岩浆大多为原生一近原生岩浆:因而宽成分谱系的形成要求不同成分的源区发生低度部分熔融,而不是分离结晶、岩浆混合或同化混染;而近同时侵位则要求所有这些源区近同时发生部分熔融,因而需要有一种特殊的构造岩浆热体制—岩石圈拆沉作用条件下的软流圈上涌,同时伴随着大规模流体活动,因而也伴随
构造叠加晕新方法新技术:研究构造蚀变带中原生叠加晕特征并用于盲矿预测的方法.是构造地球化学在找矿应用方面的一个分技.研究背景:应用原生晕找盲矿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谢学锦等中国化探元老几乎与前苏联学者同时各自发现了热液矿床的原生晕具有明显轴(垂)向分带,即每个矿体都有自己的前缘晕、近矿晕和尾晕,矿体的前缘晕向上延伸达几百米,为预测深部盲矿提供了重要的直接信息—原生晕找盲矿的理论基础,开创了原生晕
姑婆山-花山花岗岩基位于南岭花岗岩带西段的湘桂两省交界处,主体位于广西贺州市境内.岩基由东部的姑婆山花岗岩体和西部的花山花岗岩体组成,出露面积近1,300 km2.其中,姑婆山花岗岩体出露面积近700 km2,主体在平面上呈浑圆的倒梯形;花山花岗岩体出露面积约600 km2,主体在平面上近圆形.两岩体各伸出一楔形的“拖尾”在两者之间相连成整体上的哑铃形状.本文讨论了姑婆山-花山花岗岩基及其热接触变
南黄海盆地基底性质多年来人们争论比较多的问题之一,争论的焦点是南黄海盆地中部是隆起区还是坳陷区,是隆起又是什么时代隆起,是太古界、元古界直接呈隆起形态还是中生代隆起?是坳陷又充填的什么时代的物质,区别在于是古生代坳陷还是中、新生代坳陷?经过多年的争论目前对一些主要问题取得了比一定进展,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研究.本文根据南黄海及周围地区航空磁测等地球物理资料,分析了基底性质、基底时代及埋藏深
本文对南海北部深水盆地构造演化、南海北部深水盆地含油气系统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南海北部深水盆地在无论在构造演化过程还是烃源条件、储层类型、圈闭类型及成藏模式等方面都十分有利于大规模油气藏的形成,具有极大的油气勘探潜力,是下一步我国深水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域。
剪切条带或伸展褶劈理是韧性带中的常见构造,常用以确定剪切带的剪切指向.然而,伸展褶劈理在流动中的地位,意见并不一致.最早,Bobyarchick(1986)提出,倾斜的特征向量可能代表天然剪切带中剪切条带的方向.Simpson & De Paor(1993)根据显然属非共轴变形的一逆冲推覆体基部韧性剪切带中发育的共轭剪切条带,同向一组与剪切带的交角为30°,反向一组为60°,证明剪切条带并不平行特
冀北丰宁—隆化断裂带以及大庙—娘娘庙断裂带南北两侧的晚石炭世岩体,以前的资料将其划分为元古代的片麻状花岗闪长岩或弧岩浆岩.实际上岩性为一套花岗闪长岩,与周围太古-古元古宇变质岩呈侵入接触关系.露头上花岗闪长岩具有明显的“片麻状”构造,暗色矿物南北向定向排列,呈条带状;发育一系列轴面北倾的无根褶皱,褶皱枢纽近E-W走向.岩体中捕虏体定向排列,与“片麻理”走向一致,岩浆流动的矿物线理和拉长的显微花岗质
燕山东段马兰峪复背斜地区的地质研究工作已经开展得较为全面和深入,地层、岩浆岩、变质岩及构造等都有研究,研究程度较高,然而这些研究多以岩体本身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岩体边缘围岩构造和变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再加上复杂的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及岩体周边复杂的构造和野外工作条件所限,难以将岩体周围构造与区域构造分开,影响了人们对岩体及其周边构造全面深入的认识.本文根据研究,初步提出以下演化:(1)在印支或晚海西南北
位于四川盆地与雪峰隆起带之间的川东构造带是扬子板块西部的重要板内变形带,其中震旦系至上侏罗统形成了北北东—北东走向的板内“侏罗山式”弧形褶皱带.笔者近期研究表明该褶皱带形成在晚侏罗世末至早白垩世初期间.以齐岳山断裂为界,川东“侏罗山式”褶皱带西带呈现为隔档式褶皱,而东带为隔槽式褶皱. 笔者采用有限差分法FLAC ( Itasca,1998 )对川东隔档式褶皱、隔槽式褶皱进行数值模拟.通过一系列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