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研究了采后热激处理结合常、低温贮藏和1%CaCl、50g/L GA、1%CaCl+50g/L GA复合处理结合低温贮存,对枣果的贮藏效果和V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CaCl处理可显著抑制枣果Vc含量和好果率下降,50g/L GA及1%CaCl+50g/L GA复合处理也可抑制Vc含量并使好果率下降,但效果不如单独使用1%CaCl.热激处理可短期提高Vc含量.因此,短期贮藏可使用热激处理,长
【机 构】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学院(陕西杨凌)
【出 处】
:
第三届全国干果生产与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采后热激处理结合常、低温贮藏和1%CaCl<,2>、50g/L GA<,3>、1%CaCl<,2>+50g/L GA<,3>复合处理结合低温贮存,对枣果的贮藏效果和V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CaCl<,2>处理可显著抑制枣果Vc含量和好果率下降,50g/L GA<,3>及1%CaCl<,2>+50g/L GA<,3>复合处理也可抑制Vc含量并使好果率下降,但效果不如单独使用1%CaCl<,2>.热激处理可短期提高Vc含量.因此,短期贮藏可使用热激处理,长期贮藏可使用钙处理.
其他文献
毕业设计在风景园林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尽管每所院校的学时分布和课程设置各有不同,但当所有的作品汇集到一起,还是可以看出教育理念的总趋势.如果将中国各院校的优秀毕业设计作品放在同一平台上,作为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年会的一项内容,举办"中国风景园林毕业设计奖"的评选活动,一定能为毕业设计的教学创造更加良好的激励环境,为推动风景园林教育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概念设计对于很多学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它是对设计方案的高度概括、表达设计者解决问题的思路;由概念能够联想、思考设计方案可能的发展方向,能够凸显设计风格.本文主要论述了对于风景园林设计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概念设计"这一教学内容如何组织的构想.
快速设计能力对于园林专业学生的升学和就业有着直接联系,也是体现风景园林专业学生业务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快速设计的教学理应有助于学生取得更好的应试成绩,但是不能仅限于此,应该以风景园林学科特点和设计专业教育的基本规律为大背景,以真正提升学生设计创新能力为大方向,结合现有课程,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其兴趣和动力,注重方法教学和过程教学,使之成为常规设计课程生动而重要的补充.
《花卉学》是园林专业的专业技术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结合花卉产业化的不断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就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应用技能等几个层面进行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了创新方法,为学科的不断发展作出应有的义务.
本文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景观规划设计方向"中法联合教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的内容和特点进行了综合评述.介绍研究生研讨课教学模式对培养创新能力的作用.研讨课以西安建大校园街区为对象,探讨中国上世纪50年代以来建筑城市的文化遗产认知与方案设计产生的设计方法.
中国风景园林专业教育日渐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格局.为保障其整体质量,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规范.作为专业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向之一,专业生态教育也同样需要在多元发展的格局下,通过对其教育层次、发展序列、实践框架的全面探讨,研究制订其基本的规范性策略.
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实践设计是风景园林教学体系中重要的3个部分.生态、文化和技术是风景园林的重要特征.景观生态是风景园林中融合专业理论与专项实践设计的特色课程.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常常会出现把景观生态专业理论课教学成为基础理论课以及理论课教学与设计课教学分离的现象.本文以同济大学景观生态教学为例,探讨了创建理论课程的"理论+案例+实践项目概念设计"的课程教学体系,以克服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建立
农林类院校园林专业课程体系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主要体现在课程的设置缺乏开放性、教材时代特征不明显、缺少广度和深度、实践性不强和缺乏人文素质教育等困境.本文从增加学科前沿内容、实施专业模块教育、增加实践性教学创新内容、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注重园林专业课程的整合和渗透等方面对农林类院校园林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分析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期对其发展有所裨益.
北京枣树栽培有一千年以上的历史,是我国古代枣栽培中心之一,现存枣资源丰富且品质优良.本文分古枣树资源、鲜食枣资源、制干加工枣资源和观赏枣资源等论述了北京枣资源的特点及北京特有的枣文化,以及北京现存枣品种的主要物候期、园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并介绍了北京枣资源中极具开发潜力的鲜食枣品种以及新选育的京枣39鲜食大果品种,同时建议加大对北京枣的调查、收集、保存和开发力度研究等工作.
金铃圆枣、金铃长枣统称朝阳金铃大枣,是在品种资源调查中发现的耐寒品种,金铃圆枣平均单果重26g,最大75g,果实近圆形,果色红艳,肉质酥脆多汁.金铃长枣平均单果重20.06g,最大25g,均表现耐寒、耐干旱、抗病、耐瘠薄、早果、丰产、稳产.2002年9月19日通过辽宁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2002年9月24日通过辽宁省林业厅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认定为新品种,现已在生产上使用.2002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