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FeO/聚苯胺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其磁性能研究

来源 :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W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水解沉淀法制备纳米Fe<,3>O<,4>,然后在其溶液中原位合成聚苯胺,得到纳米Fe<,3>O<,4>/聚苯胺复合粒子.通过XRD、TEM、JDM等测试对纳米复合粒子的形态、结构及磁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制备的纳米Fe<,3>O<,4>粒子粒径为30nm左右,在其表面沉积聚苯胺后,复合粒子的粒径达到了50nm左右.与纳米Fe<,3>O<,4>粒子相比,纳米Fe<,3>O<,4>/聚苯胺复合粒子的XRD峰形变得更为明锐.纳米复合粒子的磁性能表现出软磁性,与纳米Fe<,3>O<,4>粒子相比,矫顽力减小为0,这可以大大减小材料的磁滞损耗和退磁难度,性能得到改善.
其他文献
通过采用水热合成法得到了二种具有纳米筛孔的氧簇化合物Na[Fe(OH)MoO](Ⅰ)和(NH)[Fe(MoO)](Ⅱ)、晶体(Ⅰ)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m,晶胞参数为:a=9.5450(17),b=6.4381(9),c=0.76405(12)nm;β=116.128(4),Z=2,R1=0.0219,Rw=0.0756.晶体(Ⅱ)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nma,晶胞参数为:a=1.4782
本文应用高分辨X射线衍射(HRXRD+TAXRD)技术对外延生长的SrTiO膜进行了分析,获得了有关该薄膜的晶体取向、衬底的结构特性以及弛豫态的点阵常数等信息,对今后改进SrTiO系列样品生长工艺有重要的意义.
采用Al-Mg合金无压渗入具有梯度孔隙分布的SiN多孔预制体,制得大尺寸、梯度SiN/Al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相组成,硬度进行了观察和测定,分析了层间铝合金薄层在释放梯度层间应力的作用,并采用SHPB装置对梯度复合材料进行动态压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梯度复合材料层间结合紧密,硬度从HRA80.5逐层过渡到HRA61.5,主要组成相为Al,SiN,AlN和MgSi;梯度复合材料在动态压缩过
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制备了性能优异的40﹪(体积分数)Ti/AlO复合材料.其弯曲强度、断裂韧性、显微硬度和相对密度分别为897.29MPa、17.38MPa·m、17.13GPa和99.24﹪.SEM和HREM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发现,晶粒细化、位错环强化等是材料强度提高的主要原因;裂纹的偏转和桥联是材料韧性提高的关键所在.
以Sn(OEt)为起始原料,采用水热晶化法合成了分散性良好的金红石结构的SnO纳米颗粒.采用X射线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表明SnO纳米颗粒的结晶性良好,颗粒尺寸小于10nm.将合成SnO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到Sb:SnO镀膜液中,经陈化后制成镀膜溶胶,以溶胶-凝胶浸渍镀膜工艺制备纳米颗粒掺杂Sb:SnO薄膜.分别采用范德堡(Van Der Pauw)法、UV/VIS分光光度计和FTIR中红外分析仪测量并
从氧空位、表面粗糙度及晶界三方面,讨论了氧分压对射频反应磁控溅射ZrO薄膜光学透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氧分压增大,氧空位的减少使单斜相逐渐占优,缺氧状况的改善使薄膜透射率逐渐升高;高氧分压下,出现颗粒聚集现象,表面粗糙度大幅增加及晶粒的聚集长大,使薄膜透射率下降.
采用原位生成法合成了不同纳米TiO含量的PET纳米复合树脂,通过FTIR、SEM、TG、DSC表征和分析了PET/纳米TiO复合树脂的化学结构、纳米粒子在PET基体中的分散性和无机纳米粒子的引入对PET树脂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原位生成的纳米粒子在PET基体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其尺度在80nm左右.
研究了原位生成纳米TiO/PET复合纤维的力学性能、结晶性和取向性,初步表征了纤维的紫外线屏蔽功能.研究结果表明,原位生成纳米TiO的引入提高了PET纤维的力学性能,增强了其紫外线屏蔽功能,其断裂强度可达到3.76cN/dtex,对290~400nm的紫外线屏蔽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利用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仪、液氮吸附BET孔经测试仪对组成为NaTi(PO)-0.9Ca(PO)的含钛磷酸盐玻璃的析晶行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该玻璃相继进行成核、析晶和酸浸泡处理制备了NaTi(PO)骨架多孔微晶玻璃.证明该玻璃在646℃8h成核处理过程中产生了旋节分解特征的成分偏聚,形成了富TiO玻璃相和富CaO玻璃相交错生长的连通结构,成核处理后的玻璃在738℃析晶过程中依次在富钛相和富钙相中析
用高频感应熔炼的方法制备了LaMgNi(x=0.4,0.5,0.6,0.7,0.8)贮氢电极合金,采用x-ray衍射和XRD粉末衍射全谱拟合分析方法及电化学方法系统研究了随Mg含量的增加,该类合金相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变化规律,以及合金在不同退火温度(1123K,1203K,1253K)和不同退火时间(24h,72h,144h)下相结构和微观组织及电化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该类合金由(La